绿染榕城万象新
| 2025-10-23 09:43:01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
森林覆盖率达51.77% 清洁能源装备从跟跑到领跑 绿染榕城万象新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清水绿岸、滩净湾美、鱼鸥翔集成为城市乡村新常态……”《福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样描绘更加美丽的福州生态环境。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十四五”期间,福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努力把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抬头看到“天空蓝”,俯首可见“碧水清”,森林在城市中呼吸,成群的候鸟与繁华都市为邻……如今,这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已成为有福之州每一天的真实写照。
位于福清兴化湾的海上风电场。记者 林双伟 摄 看生态答卷 成绩斐然 “福州的天好蓝,树好绿,城市好美。”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榕城,大家不约而同的赞叹,成为福州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最动人的回响。 蓝天、碧水、净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硬指标。“十四五”期间,福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使有福之州的生态底色愈发鲜亮、幸福成色更加饱满。 “福州蓝”常驻天际。2024年,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393,连续多年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五,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四五”氮氧化物减排目标,并成功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榕城水”长流清波。目前,福州市主要流域36个国省控断面、54个小流域省控断面、乡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良水质比例保持3个100%;闽江干流4个国控断面“十四五”以来首次实现优质水比例100%。 “蔚蓝海”焕新颜容。截至2024年,福州近岸海域41个国省控监测点位,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达93.9%,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创下考核以来最优纪录。通过深化“一湾一策”陆海污染协同治理,实施港口船舶污染综合整治,福州建成一批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 脚下这片土地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样牢固。2024年,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 2023年,福州摘得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1.77%,持续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闽江河口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湿地面积19.42万公顷,居全省第一……如今,福州正用一串串坚实的数字,勾勒出“山、水、城、人、鸟”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看绿色动能 澎湃发展 在这片生态禀赋优厚的土地上,如何真正将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今年7月,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清下线。该机组单机功率达17兆瓦,年输出清洁电能可达6800万千瓦时,能满足约4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实现新的跨越。 风车叶片沉稳有力地划破海风发出低沉的嗡鸣,仿佛在诉说福州的绿色实践——“十四五”期间,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重要方向,福州交出了一份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的生动答卷。 看能源革命,福州以“风”光无限的雄心点亮清洁未来。2021年,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成为全国首个碳中和工业园区,多年来园区相继下线13.6兆瓦、16兆瓦、18兆瓦、26兆瓦级等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机组,助力福州实现清洁能源装备从跟跑到领跑。同时,福州加快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石化化工行业的应用规模,开展“可再生能源+石化化工项目”试点建设。 看工业转型,福州以向“绿”而行的魄力重塑产业脊梁。福耀集团计划投资32.5亿元打造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出口基地,设计采用光伏、风电等绿电设施,打造全球一流的零碳智能工厂;中建海峡科技(福建)有限公司通过三维逐日蒸汽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和智慧能耗管理平台,年均节约燃煤约90.62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41.06吨,绿色电力比例达45%以上……截至2024年,福州累计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绿色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省级绿色工厂44家、绿色园区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以绿生金,福州还持续激活生态价值,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22年,连江县近3000亩海带养殖基地完成1.5万吨碳汇交易,开创渔业碳汇市场化先河;2023年,连江县发放全国首张蓝色碳票,估值超过55万元,为海洋碳汇认证和交易提供合规化范本。 看治理体系 持续完善 生态环境是连接民生福祉与社会文明的纽带,这幅宏大的生态画卷,离不开精细的治理智慧与坚实的行动支撑。 “十四五”期间,福州坚持推进生态文明机制体制改革和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基本构建完成。 机制创新,按下治理“快进键”——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标准,福州编制完成《生态福地美丽福州 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和行动方案,谋划“东南沿海生态中心”建设框架,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精准施策,化解群众“心头事”——聚焦群众关切,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精准开展“点题整治”,有效遏制夜间噪声、扬尘与餐饮油烟等扰民问题;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违规生猪养殖整治、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专项执法行动。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海漂垃圾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一批生态环境领域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推进,让生态建设成果实实在在转化为市民“家门口”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从蓝天碧水净土的持续守护,到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再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创新,“十四五”期间,福州交出了一份生态与经济并重、保护与发展共赢的优异答卷。未来,福州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巩固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有福之州的生态底色更亮、发展动能更足、人民幸福感更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州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记者 吴桦真)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