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福州创新机制守护“绿色活文物” 九峰寺百年银杏重焕生机

2025-10-08 09:48:47 作者: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北峰九峰镇国禅寺(也称九峰寺)的晨钟暮鼓中,两株历经数百年风霜的古银杏,在今年夏天完成了一场精心组织的“康复治疗”,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是《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自去年元旦实施以来,福州推行“一树一策”精准保护机制的生动缩影,也是法治力量守护“有生命的文物”的鲜活实践。

经过“康复治疗”的古银杏焕发生机。

病树逢春:

科学会诊解沉疴

去年九峰寺的僧人发现,两株被誉为“镇寺之宝”的古银杏出现枝叶稀疏、长势衰微的迹象。

今年年初,经市林业局绿化办公室专家“把脉”,古银杏的病因逐渐清晰:土壤板结,根系呼吸受阻;树干寄生植物缠绕,白蚁蛀蚀加剧;银杏为北方树种,较难适应南方多雨气候,根部长期受积水困扰。

“古树如老人,需对症下药。”市绿化办主任郑金炎介绍,今年初,专业团队为两株古银杏量身定制复壮方案,每株投入5万元专项资金。施工中,工人们小心翼翼移除地表硬化石板,用混合壮根菌的有机客土替换板结硬土,并为古树根系“插管”通气;针对积水难题,特别修建环形排水沟,未来还将建设斜坡引导山水绕行。

“我们要让古树真正‘喘过气来’。”郑金炎说。

法治护航:

一树一策显精准

这场救治的背后,是福州古树名木保护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法治”的转型。

《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提出“一树一策”保护原则,要求根据每株古树的树种、生长环境、健康状况制定养护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寺内一株未挂古树名木牌匾的黄金桂也同步获救。这株被称为“千手桂”的古树,因树干形似观音千手而得名。去年秋季起,它因烂根、积水出现花叶凋零的现象,技术人员投入3万元为其清腐根、挖排水槽、装喷淋系统,如今截枝处已萌新绿。

“无论是否挂牌,只要有价值,就应保尽保。”执法检查组表示,法规建立的常态化巡查机制,让更多“隐世”古树进入保护视野。

人文共守:

多方同心护绿脉

保护古树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人心工程。九峰寺的僧人清晨提桶浇水,“每月专家巡护+日常僧众照料”的模式,让古树监测无死角。这种人文与法治的交融,正是福州古树保护的特色所在。

“双株银杏已千年,枯木生根佛殿前”,清代文人魏杰的诗句,勾勒出古树与古寺相守的画卷。而今,法治甘霖让这幅画卷更有生机。“守护好‘有生命的文物’,就是守护我们的历史与未来。有了法律‘护身符’,福州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将迈上新台阶。”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跟踪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落实,把法规规定落到实处。

未来可期:

“绿色活文物”续新章

据了解,明年福州将启动十年一次的古树名木普查,进一步夯实保护基础。

九峰寺古银杏的“康复案例”,为全市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范本——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从微环境营造到长效监测,每个环节都彰显专业化、精细化。

一个多月后,九峰寺的古银杏将再次披上“黄金甲”。这些跨越时空的“绿色活文物”,将继续见证榕城生态文明与历史文脉的交融共生,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福州故事。(记者 李晖 文/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