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村书院落成暨余潜士史迹展开幕仪式举行
2025-09-11 08:42:59 来源:新福建 责任编辑:朱琳 我来说两句 |
9 日上午,耕村书院落成暨余潜士史迹展开幕仪式在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珠洋文化中心举行。耕村书院项目资金捐赠者与建设者、关心支持余潜士文研究与宣传的文史研究专家、当地教师和学生代表、村民代表等共500 余人参加仪式。 开幕式现场。陈成才 摄 据介绍,余潜士,字时缵,号耕村,生于永泰县同安镇樟坂村,晚清理学家、教育家。他毕生笃诚弘道,力倡程朱理学,从教三十余载,先后讲学于福州鳌峰书院、寿泉精舍,桃李遍及闽台两地,时人尊其为 “闽道学之宗”。因其道学懿行卓著,获朝廷赐予进士出身,授文林郎,入祀乡贤祠,配祭孔庙,享春秋官祭。其遗著《耕邨全集》六册十五卷,被列入福建文史丛书,以《余潜士全集》为书名点校出版,于2010年公开发行。 耕村书院为纪念余潜士而建。书院与珠洋文化宫连为一体,建筑风格仿照传统古庄寨形制,与周边田园风光相映成趣。珠洋文化中心是永泰县余潜士基金会投资的重点项目,为以余潜士文化为主题的乡村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院内设有展现余潜士文化及其传承脉络的五个展馆,另设 “藏书阁” 等。院中所有楹联均摘录自余潜士诗句,由其宗亲后人亲笔书写,字里行间弥漫着淡雅的翰墨书香。 当日开幕的 “余潜士史迹展” ,通过图文并茂、场景还原、半景图画、实物展陈等多元形式,系统呈现余潜士的生平轨迹:从独居高盖山石室潜心苦读,到执教福州鳌峰书院赋诗劝学;从诏举孝廉方正坚辞不赴,到中举朝考落第仍以教职终身;从 42 岁获“拔贡第一” 的殊荣,到身后入祀乡贤祠的荣光,勾勒出一幅乡村子弟励志成才的感人画卷,生动展现出理学宗师、一代乡贤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淡泊名利的修身境界与纯正深沉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耕村书院的落成,为余潜士文化的研究与弘扬搭建了重要平台。未来,书院将逐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文化影响力,努力建成余潜士文化研究中心与青少年研学基地;拓展与海内外高校、文化研究机构合作,深化余潜士文化研究与宣传推广。发力将余潜士文化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带动农业、文旅等优势项目引进,推动产业发展与城乡融合。(记者 陈欢欢 通讯员 黄绍坚)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