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关注闽清:一颗青果的“甜”滋味
2025-08-11 09:36:07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
立秋时节,记者走进福建省闽清县,橄榄挂满枝头。果农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都说,今年橄榄大丰收。 福建省闽清县是我国橄榄的主要产地之一,年产量约6.3万吨。 “一棵树挂果500多斤,比去年多一倍。”闽清县梅埔村果农张孔江说,“今年气候温暖适宜,雨水充沛,低温冻害少,所以结出的橄榄更多更大。” 果农在福建省闽清县挑选橄榄。郑新润 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孔江利用父辈传下来的几棵老橄榄树起家,垦荒扩种,但种出的橄榄个小味苦。经过多年的培育,才逐步选育出如今的“灵峰”“梅香二号”等数个鲜食橄榄品种。 “现在的鲜食橄榄果大肉厚,味如青枣,经济价值也更高。”张孔江说。 眼下正值早熟橄榄的采摘季,在弯曲的山道上,路边停着不少前来收购橄榄的货车。往年,这些橄榄大量销往广东等地。今年不同的是,闽清橄榄深加工产品接到了不少海外的订单。 在福建汇农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橄榄经过清洗、蒸煮、压扁去核、果肉磨浆等十多道工艺,最终成为香浓味甜的饮料。这些饮料供海内外客商挑选。 从闽清深山走向海外的还有橄榄露。福建省青榄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世忠一步步摸索,用醋软化果肉纤维,并加入冰糖调配口感,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与萃取,制成橄榄露。陈世忠说,橄榄露今年即将销往东南亚等地。 近年来,闽清与高校合作,还打造出不少与橄榄相关的文创产品。如今,在闽清,橄榄的产业链不断延伸。(记者 周义)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