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成就大“柿”业 闽清云龙乡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
2025-08-04 16:39:16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
盛夏时节,满园生机。走进闽清县云龙乡官庄村双龙合作社的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个个圆润饱满,色泽鲜亮,让人垂涎欲滴。 种植户在采收成熟的西红柿。闽清县供图 “这些都是203新品种,品质好,每公斤的上市价格大概10元。”果园内,官庄村党支部书记邓云望着丰收的西红柿,笑容灿烂,“这些西红柿松软多汁,入口即化,很受消费者欢迎。” 云龙乡官庄村是闽清首批尝试西红柿种植的村落之一。西红柿又名番茄,20世纪80年代,西红柿的市场销售价格约每公斤1元,比起粮食种植,效益更可观。官庄、后垅等地村民纷纷投身西红柿种植,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的西红柿种植方式渐渐落伍,产量也出现下降,产业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期。 如何帮助种植户重振信心?云龙乡请来农技专家,深入田间,会诊开方。针对专家所指出的品种老化、土壤板结等问题,种植户们认真听取建议,一边更新老品种,分批引进了“203”“903”等多个新品种,一边对土地实行两茬轮换制度,交替种植西红柿和水稻。 “新品种适合本地气候和生产环境,产量高,口感也清甜绵密。”邓云介绍,新的种植制度也有效提高了地力,防止土壤板结,并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多措并举之下,官庄的西红柿生产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闽清积极对接福建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实施省级“一村一品”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切实帮助种植户开展田间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施增效、科学节水灌溉和绿色生态防控等综合农业生产技术,使西红柿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2020年,云龙乡成为福州市蔬菜基地之一,西红柿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产量提高后,销售渠道更要畅通。过去,传统销售渠道不畅,西红柿售价一度下滑,如何防止“果贱伤农”?闽清依托县三农服务中心,制定营销策略,创新销售模式,多方位拓展市场渠道,尝试“电商网络、社区团购、商超批发、订单农业、现场展销会”的线上线下相结合“五大”销售平台。据悉,“五大”平台去年的西红柿销量达2455万公斤,占总销量的75.6%。 “我们也以两家合作社为基础,组建销售联盟,与福州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订单,实现分级分质销售。”云龙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乡西红柿日均可供量达1.5万公斤。 “打通销售梗阻,畅通产品销路,实现增产增收,产业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省科技特派员杨小浪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阮冠达 通讯员 陈其彬)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