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新) > 部门动态> 正文
分享到:

福建农林大学学子赴武夷山国家公园探寻“三茶统筹”发展理念

2025-07-06 20:48: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巧玲  作者:

东南网7月6日讯(通讯员 姜庭筠 刘灵洁)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5日,福建农林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在桐木村骏德茶厂开展实地调研与学习,亲身感悟“三茶”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沉浸茶文化:品味传承与创新

实践队首站聚焦茶文化传承。在骏德茶厂,专业茶艺师引导队员们品鉴了采用传统技艺制作的正山小种红茶与运用创新工艺制作的金骏眉、小赤甘(过红锅工艺)等代表性茶品。

茶艺师为实践队员讲解不同茶的口感。廖浩然 摄

通过细致的感官体验,队员们直观感受了不同茶类的风格差异。茶艺师深入讲解了金骏眉等新品种的研发历程与背后的历史故事,并现场示范、指导队员们学习基础茶艺技巧。

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产业发展的根基,而文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则是茶产业永葆活力的源泉。

探秘茶科技:见证技艺的传承与革新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第23代传人梁添梦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探访了承载传统工艺的“青楼”。队员们实地考察了灶膛、烘干层、萎凋层等关键区域,了解了正山小种红茶的古老制作流程。梁添梦特别对比讲解了金骏眉的创新工艺,并重点展示了国家级非遗技艺——“过红锅”的核心环节。

最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梁添梦现场演示并讲解了由茶学泰斗张天福创制的新旧两代揉捻机具,让队员们亲身感受到科技赋能对提升制茶效率和品质的关键作用。

实践队员体验传统揉捻工艺。刘灵洁 摄

梁添梦强调,科技是驱动茶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总书记的“三茶统筹”指示为传统技艺的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

洞察茶产业:思考融合与拓展之路

实践队还就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与骏德茶厂负责人梁骏德进行深入交流。梁骏德详细介绍了品牌的运营模式与发展战略。骏德茶厂目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原茶叶的售卖,也在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和开发新产品。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趋势,实践队积极建言献策:建议探索“茶文旅”深度融合模式,如开发茶主题研学课程、非遗制茶体验项目等,有效对接武夷山地区兴起的“免费吃茶点”“茶宿”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同时,研发如茶含片、茶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或寻求与新式茶饮品牌的合作机遇,以更精准地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多元化、健康化的需求,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梁骏德对实践队员进行嘱托与期许。廖浩然 摄

青春力量赋能“三茶”未来

通过此次深入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实践,福建农林大学的学子们不仅深化了对“三茶统筹”理念内涵的理解,更亲身体验了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金骏眉创始人梁骏德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他期待广大青年学子能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在科技助农上贡献力量,推动制茶技艺智能化;在文化传播上担当使命,讲好中国茶故事,弘扬非遗技艺;在生态保护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守护好武夷山国家公园这一宝贵的生态与茶业资源。

实践队员们在骏德茶厂的合照。刘灵洁 摄

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实践所学转化为行动,努力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为谱写新时代“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