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一个“蓝色坐标”牵挂40年 台胞来榕寻找福马渔业合作机遇

2025-06-15 10:00:04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14日,渔业周活动现场人潮涌动,一位67岁的台胞缓步而入,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他叫黄绍彭,是台湾优良农业跨域供应链整合协会大陆首席代表。此次来榕,他不只是来参展观摩,也为一件旧事而来。

黄绍彭(右)与大陆渔业代表交谈。记者 池远 摄

这件事,要从40多年前说起。1982年,刚从台湾大学毕业的黄绍彭被派到马祖服兵役,他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北竿岛建了一座农场,与当地人结下了深厚感情。

1986年,他再度来到马祖,从事渔业资源调查。一次出海,让他至今难忘:“马尾到马祖这片海域,是天然的渔库。”他掰着手指细数,“石斑鱼、红石斑等鱼类在这里长得好;更特别的是,这一带是南北方贝类的交汇区——北方贝类可越冬,南方贝类也能适应,别处就没有这种生态结构了。”

这片福马之间的海,从此成了他记忆中的“蓝色坐标”,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个问号:有没有可能在这片独特的海域,探索两岸渔业合作的新路径?

“3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福州,还没有福马‘小三通’。”黄绍彭说,那时两岸还未通航,从马祖到福州,要绕好几个口岸转机。如今,福马“同城生活圈”正加快构建,来往越来越便利,也让他看到更多合作可能。

这次来福州参加渔业周,他特地选择住在马尾琅岐岛。“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通过马尾与马祖合作,在福州附近海域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文明价值的渔业示范区。”黄绍彭说,他希望借助福马“同城生活圈”的优势,打造一个兼具文化、生态和技术的农业合作平台。

在他看来,两岸农业合作,不只是产业对接,更应承担三重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提到文化,他的话更多。“我父亲是山东人,所以我从小深知,两岸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黄绍彭说,“而福马两地地缘近、血缘亲、语言通、习俗同,是最容易推进深度合作的地方。”

在黄绍彭看来,自己这一代人肩上有责任为两岸合作贡献力量。“农业,是连接土地与人心的事业,我希望把两岸农业合作这件事做深、做实。”(记者 唐蔚嫱)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