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区县速递 > 晋安 > 正文

产业“上云” 政务“触网” 民生“入屏”——晋安数字引擎加速运转

2025-04-15 21:25:00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朱琳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陈巧玲)4月15日,晋安区召开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近年来晋安区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深耕数字产业化,加速产业数字化,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创新驱动,打造数字经济高地

晋安区通过“一区多园”“工业上楼”等创新模式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新质生产力集聚,以福兴经济开发区为引领,协同推进新店科创圈建设,打造晋安科创走廊,目前已建成天盟数码大厦、福州烟草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等38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光电产业园、智谷创园(福兴园区)等10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总建筑面积达54万平方米。

龙头企业引领效应凸显,释放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发展光电产业生态,大力支持高意集团、华科光电等龙头、重点企业,“晋安区光电元器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强化软件技术创新引领,培育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福州市韧性城市综合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等4个项目入选2025年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重点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一。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推动数据赋能行业发展,晋安区城投新基建集团的“城市数据要素开发应用平台”获“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据要素×应用赛道”最佳创新应用奖、“5G+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获“数字城市赛道”金奖。

智慧赋能,提升民生幸福感

晋安区以数字化手段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覆盖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的智慧服务生态。

作为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晋安区构建“全场景覆盖、全流程贯通、全生态协同”的教育数字化新范式。2024年,晋安区投入200套智能交互一体机,实现20所城乡学校教学设备智能化升级;打造14所“专递课堂”试点校,通过5G网络将平原学校优质课程实时同步至山区学校。

在智慧医疗建设领域,晋安区总医院牵头搭建覆盖9家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的“区域检验中心”,以“信息系统”推动群众就近就医,截至目前共完成双向转诊443人次。目前,区总医院正在建设“刷脸就医”平台,该功能上线后预计减少60%的窗口排队人数。此外,还将在信息化建设中引入AI辅助诊断,医生借助AI技术,能快速分析海量医学影响和病例数据,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建议。

在智慧旅游体系建设领域,晋安区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通过覆盖3座公园、1家星级酒店、11家A级景区等核心节点的数据采集系统,构建起全域旅游监测网络。“智游晋安”平台以“互联网+旅游服务”为理念,整合“吃、住、行、游、娱、购”全要素资源,打造覆盖游客全旅程的数字化服务生态。同时,晋安区将前沿科技融入景区建设,打造沉浸式、互动化游玩场景,重塑传统旅游体验。

高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晋安区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构建高效、便捷、智能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造“晋安窗、晋心办”服务品牌,让群众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

晋安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实现全省357类证照在政务服务全流程中的实时精准调用、免予提交,电子证照的应用率已达到100%。深入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革,构建数据“一次采集、全程共享”流通机制。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开设3个服务专窗,将多个关联性强的业务优化办理、合并办理,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建立“智慧快办”专区,针对符合“秒批秒办”事项,在群众取号时,即分流至专区由专人进行业务指导,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在招商引资方面,晋安区紧抓第七届数字峰会契机,签约落地喜盾智研中心、中电福富大数据安全技术中心等4个省、市台数字项目,总投资24.37亿元,省台签约项目排名全市第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赛道,已落地13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项目。

数字浪潮奔涌向前,晋安区将以“数”为帆、勇立潮头,重点推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新兴数字产业孵化壮大、数字人才培育成长等重点工作,不断发挥乘数效应,点亮数字经济“星星之火”,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