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深耕智慧海洋,5G覆盖范围拓展到60公里
2025-04-07 16:56:23 来源:林文婧 责任编辑:张碧芳 我来说两句 |
连江深耕智慧海洋,5G覆盖范围拓展到60公里 ——海上作业生活 有滋味更安全 海上信号问题怎么解决?别怕,5G网络上场,让海上通信顺畅无忧;身处茫茫大海也能售卖渔获?真的,渔民拍摄照片视频,当即联系海鲜代理商……在全国海洋大县连江,渔民们放心地耕海牧渔,还徜徉在数字海洋中经营致富,让“靠天吃饭”变成了“靠科技吃饭”。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过去,依托岸上基站,渔民离开海岸3公里就会失去通信信号,船只成了大海中的信息孤岛。2022年以来,连江在全市率先实现近海5G全覆盖,推出基于全球高通量卫星通信的海联网智慧海上综合解决方案,通信覆盖范围拓展到60公里,达到“沿海体验优、近海信号稳、远海呼得着”的效果。 回溯往昔,再看今朝,通过跨越25年的两组镜头,大家就能看出渔民出海作业场景的天壤之别。 镜头一:2000年,卫星电话收费贵,信号时断时续,心慌! 谢茂海,连江苔菉镇渔民,从18岁开始讨海为生,被渔民们称为“海哥”。 海上捕捞,是苔菉镇支柱产业之一。全镇有捕捞及辅助渔船500余艘,渔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 年轻时的“海哥”开着渔业运输船,随着潮头出海,少则当天往返,长则一周或半个月无法及时与家里联系,过着单调枯燥的海上生活。 “2000年,船上安装了卫星电话,但是话费太贵,一年至少要充上万元。信号时断时续,遇到海况不好时,跟陆上联系就全凭运气了。”“海哥”说,那时经常通过卫星电话向家里报平安,或者打给代理商询问渔获市场行情。“如果市场行情好,我们就赶紧回来售卖;行情不好的话,我们就在海上多待一两天。” 苔菉镇地处黄岐半岛最末端,三面临海,是闽浙海上主要航道,因地理位置特殊,常有台风侵袭。“镇村主要通过卫星电话、单边带电台系统联络我们,要一个一个确认渔船有没有往回赶,不仅无法实时掌握我们在海上的情况,还容易受到干扰掉线失联。不论海上陆上,大家心里都慌慌的。”回忆往昔,“海哥”感慨万千。 镜头二:2025年,大海上销售海鲜、刷视频,畅快! 如今,“海哥”已经年过六旬。虽然退居二线,做起了管理者的工作,但他总是按捺不住骨子里的海洋印记,时常随着弟弟们出海,追忆青春年华。 自从海上开通5G基站后,“海哥”就能随时随地与家里联系了,还可以视频通话。他记得,在海上打通第一个5G视频电话是给孩子的,他开心地告诉孩子,“我随时随地可以联系上你们,放心”。 通过5G信号,海上与陆上时刻保持联系成了常态,而且在大海上销售海鲜也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海哥”在海上捕捞渔获后,立即用手机拍摄视频、照片,然后发给远在外地的代理商。代理商看到海上捕鱼实况和各类海鲜的品质后,满意地表示“包圆”。 “海上信号很好,打微信电话、刷视频、网购,全程畅快,用的是流量,收费还便宜。”“海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出海捕鱼,兼顾销售,生活更有保障”。 当下,连江正以近海5G应用场景为突破口,持续提升智慧海洋基础支撑能力。5G基站规模达2440个,其中近海5G基站313个,千兆宽带用户9.3万户,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500M,4G用户端到端平均下载速率55M。 “海上生活不仅有滋有味,更是安全感拉满。”受访尾声,“海哥”仍不住地点赞。原来,渔船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掌握渔船位置,实现24小时不间断掌握渔船动态,“人、船、港”信息一目了然。特别是台风来临前,管理者通过AI系统和短信功能,实时通知渔船回港避风,遇险船舶也能就近得到支援,渔业生产更加安全。(记者 林文婧) |
相关阅读:
- [04-03] 连江可门园区多个项目陆续建成
- [04-02] 连江“桃花源”迎来观赏期
- [04-01] 国道G228线连江马鼻至官坂路段路面修复及安全设施提升工程开工
- [03-25] 连江公路中心谢忠:五年“路”程 书写逆袭蜕变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