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目标倒计时 福州回收渠道多样化
2025-02-17 10:04:49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
2020年,升级版“限塑令”出台。为贯彻落实国家、省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部署,福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详细责任清单和时间表,分步禁限塑料用品,到2025年实现有效控制塑料污染。 苏宁广场的一家咖啡店里,市民自带杯喝咖啡。记者 林榕昇 摄 如今,“限塑”目标进入倒计时,福州实施效果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场和企业,了解“限塑令”实施4年多来的成效。 减塑意识有提升 2月16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台江区苏宁广场A区的一家咖啡店里,买了一杯咖啡,店员将咖啡递给记者时,并未主动提供吸管。而在咖啡机一旁的盒子内,放置着标有“全生物降解吸管”字样的吸管,供顾客自取。 除了可降解吸管,为了减少一次性吸管的使用,不少咖啡店、茶饮店对冷饮杯盖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饮嘴。不过店员告诉记者,虽然经过改造后的杯盖可以直接饮用咖啡,但还是有一些顾客会顺手拿一根吸管,“毕竟用吸管更方便”。 近年来,为倡导环保理念,福州许多本土咖啡商家推出了自带杯享优惠的活动。 根据《实施方案》,五城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记者在台江苏宁广场、宝龙广场、九宜城三个商场逛了一圈,发现不少商店,特别是品牌服装、化妆品、书店等已经开始用纸袋替代塑料袋,但在城市的“边边角角”,街边小店、夜市,仍然有一些商家在使用塑料袋。 2月16日下午3点左右,在位于台江区万科里的永辉超市,记者看到超市提供有偿塑料袋,收费价格是大的0.8元,小的0.5元。在记者观察的10分钟内,一共有5人付款,无一人购买塑料袋,大家都是直接拿走商品。但是在拿走的商品中,使用了不少手撕连卷袋。 同时记者发现,在线上超市,塑料袋的使用更加普遍,往往一个大的塑料袋里面,用了多个塑料袋进行分装。 回收通道渐打通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要实现“限塑”目标,后端回收处置与前端减塑一样重要。近年来,福州逐步打通塑料回收到利用的渠道。 近日,一批批五颜六色的废旧塑料乘坐统一的回收车辆,来到了位于闽侯县的福州(永丰)再生资源智能分拣中心,开始了正式“分家”,踏上循环再利用的第一程。 车一进门,不是卸货,而是称重计数。一辆车货重多少、每个品类的塑料有多重,都要称重统计,相关数据上传分拣中心智慧化管理系统,全流程实行数字化管理。福州新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甘云龙介绍:“通过这些数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了多少塑料,就一目了然。” 称重结束后,经由除铁器、光选机和AI智能分拣机器人的层层“提纯”,废旧塑料瓶细分为白、蓝、绿三色塑料瓶、餐盒和其他各式塑料瓶,瓶体上一块小小的标签也通过脱标机,被机器剥离得干干净净。分得越细,可回收再利用率就越高。 按日处理30吨规模设计,早晚两班倒,该分拣中心每小时可处理3吨废塑料,一天运转20小时,每日最大处理能力可达60吨。据了解,2025年,福州还将再布局多家再生资源智能分拣中心,完善废旧物质循环体系,加速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效率。 福州的塑料回收不止于此。不久前,作为全国首家高低值统收绿色分拣中心,福州城投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正式在马尾投入运营,不仅回收各类塑料,还回收曾经无人问津的低值塑料膜,实现福州塑料全品类回收,在全市率先探索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 这些废旧塑料从何而来?福州市城区的100座环保驿站是不少废旧塑料的“始发站”。“一旦驿站内的塑料达到一定数量,回收人员就会前往驿站,将废旧塑料转运到分拣中心。”甘云龙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尝试打通福州生活垃圾分类屋这条塑料回收渠道,全力推动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源头减量最关键 《实施方案》提出不少关于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的减塑目标。如,到2025年,全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全市所有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源头减量始终是塑料污染的全链条治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14日中午,ICC升龙环球中心的MANNER咖啡店里,许多上班族自带杯子前来点单。对于没带杯子的顾客,店员还一一提醒:“下次可以自带杯子,减5元,但不可以是一次性塑料杯。” “自带杯是对环境减塑,也是对自己减塑。”市民林丽娜说,人每天都在摄入微塑料,尽量少用塑料包装储存食物与饮料,除了可以保护环境,也在保护自己。 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黄厚新建议:“减塑治塑需要公众、政府、企业等多方共治。同时,希望商家、媒体共同努力,广泛宣传减塑的环保意义,推出多种形式的减塑活动,以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的新风尚。此外,公众外出旅行时,自带洗漱用品,也能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农贸市场是禁塑减塑工作的重点、难点和“主战场”。去年,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福州市妇联,开展了农贸市场限塑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免费发放派送竹制菜篮子,传播“以竹代塑”理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去年,深圳市启动蒲公英“空杯减塑”计划,得到大型商超、连锁品牌餐饮(茶饮)企业积极响应,活动开展一个多月时间,便吸引消费者参与超10万人次,回收了约5万个塑料杯(容器),日均减少使用1200个塑料杯(容器),相当于减少约1.5吨的碳排放。(记者 冯雪珠 沐方婷 林榕昇)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