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源:破解“花果密码”钻研“农业芯片”
2025-02-13 09:56:47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
科研成果创造经济效益超200亿元 秦源:破解“花果密码”钻研“农业芯片” 2023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近日揭晓,由福建农林大学团队主导的“被子植物(睡莲)基因组解析及其基因资源挖掘”研究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近日,记者采访了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秦源。 秦源。 20多年来,秦源屡次破解“花果密码”,把“农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每个细胞都藏着改变农业命运的密钥。”深耕植物生殖发育研究20余年,秦源更看重的是如何用这些密钥开启乡村振兴的致富门。 2019年,受技术限制等原因影响,福建龙海程溪镇菠萝基地的菠萝成花率不足。秦源带着团队驻扎田间,集成一套菠萝花期精准调控技术: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冠层温度,通过营养液配比调节植株生理状态,用催花剂为菠萝催花,通过施肥栽培增强菠萝的“体质”……这项创新技术,让该基地的亩产量从3000公斤跃升至4000公斤,裂果率下降35%。 在龙岩等地的百香果种植区,秦源培育出“金都百香3号”等品种,带动百香果企业及农户增收。团队开发的百香果病害检测技术,助力标准化育苗基地每年输出50万株健康种苗。 在平潭的盐碱地改良示范区,秦源引进的耐盐碱植物海芦笋改良了土壤结构,它富含的甜菜红素更成为保健品原料。“现在每亩增收2000元,滩涂成了聚宝盆!”当地农民老柯说。 在漳州花卉基地,针对朱顶红种苗退化的问题,秦源团队建立离体快繁体系,使种苗成本降低40%,带动企业亩效益突破2万元。 据统计,秦源的科研成果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200亿元,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秦源还曾连续多年带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率领实践队员深入龙岩、漳州、平潭等地,为当地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近几年,秦源培养了一批农学、作物育种、食品加工等多学科创新型农业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建设输送优秀硕博毕业生80余人。她指导的学生团队斩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等荣誉,培养的毕业生中有90%从事农业科技或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记者 梁凯鸿/文 石美祥/摄)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