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出圈!蛇年春节福州文旅、消费“引力”从何而来
2025-02-12 09:52:01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朱琳 我来说两句 |
“我在烟台山住了20多年,今年是最火的一年!”“江浙沪粤集体来福州了?”……今年春节,福州火了!“福州引力”繁华景象背后,更让人欣慰的是持续涌现的新场景和新业态。福州三大核心商圈以文旅为纽带激活消费潜能,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活力。 有福之州文旅持续出圈 春节期间,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游人如织。 “福州给我非常好的旅游文化体验,三坊七巷历史底蕴深厚,烟台山清新文艺,年味就是足!”来自上海的陈珍说。 农历乙巳蛇年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今年春节,福州除了流量集中的三坊七巷,以“财源广进上下杭”为主题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也蹿升为新晋文旅顶流。在这里,精彩绝伦的非遗表演和传统新春市集,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福气满满的“福州味、中国年”。 同程旅行发布《2025非遗春节旅行地图》显示,福州上榜全国热门非遗打卡地第4名。来自飞猪旅行网统计显示,今年春节假期,三坊七巷是福建省内最热门的景点之一。 “春节假期,福州凭借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多样的节庆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前来感受榕城旅游的独特魅力,全市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福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福州民俗体验、非遗美食、赏花灯、体验三条簪等成为入境游旅客喜爱的春节旅游项目。携程平台数据显示,蛇年新春首日福州入境游订单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5%。 春节假期,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媒体10余次聚焦福州景区文旅活动和新春旅游市场,展现出有福之州民俗中国年的欢乐景象。 三大核心商圈带来新信号 文商旅融合焕活力 零售业是商贸流通体系中最贴近消费者的关键环节,更是洞察消费活力的重要窗口。记者从福州商务局了解到,春节期间全市共开展线下促消费活动457场次,较2024年的369场次增加88场次,同比增23.8%,通过促消费活动拉动销售额超10.6亿元,较2024年的8.64亿元增长22.7%。 文商旅融合发展,激发城市消费新活力。春节期间,福州东街口商圈(含三坊七巷)实现销售额1.36亿元,客流量突破298万人次。作为全国示范步行街,三坊七巷的古厝活化利用模式将历史文化与商业创新融合,在这个春节假期依然成为“人气王”。“闽江之心”核心段通过无人机烟花秀、非遗展演等跨年活动吸引68万人次参与,带动周边消费近150万元。烟台山商业区以“非遗文化月”为载体,通过跨国拜年,联动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实现客流量64万人次,销售额2200万元。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促进文商旅消费市场繁荣 近年来,福州坚持“有福之州”形象定位,聚焦打造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实现文旅融合不断深化,旅游业态持续丰富,文旅经济量质齐增。 从项目看,福州打造了三坊七巷、烟台山、船政文化城、鼓岭等一批文旅地标。三坊七巷获评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烟台山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为展示闽都文化活力的会客厅。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城市通过文旅“出圈”,能够为当地发展带来巨大流量和热度,彰显城市发展的活力与潜力。 福州文商旅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城市全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密不可分。 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州以政策创新推动商贸体系升级。福州市高标准编制《福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业态提升总体规划》,出台《福州市促进商业品牌首店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福州市会展管理办法》等政策,并成功入选首批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获得3亿元中央财政支持。政策红利下,福州商贸流通体系加速升级,城乡消费网络不断完善。 城市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作为全国唯一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的城市,福州依托“国际(闽菜)美食之都”“中国鱼丸之都”等称号,成功举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等国际性展会。2024年,全市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67场,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特色商圈建设成效显著。三坊七巷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东街口、万象城等5个重点商圈获批省级智慧商圈,闽江之心-茉莉大街、达明美食街等入选省级特色步行街。高端消费市场日趋成熟,米其林、黑珍珠餐厅落地标志着城市消费能级跃升,免税店建设与跨境支付便利化措施更拓宽了国际消费空间。(记者 朱丽萍)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