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省政府工作报告的“福州元素”
2025-01-14 10:00:39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朱琳 我来说两句 |
13日,省长赵龙向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不管是总结去年成绩,还是部署今年工作,报告有多处涉及或直接点到福州,对福州市工作给予点赞支持。报告还就今年做好多项惠民实事及两岸融合发展工作作出安排,令全省百姓充满期待。 去年福州交出满意答卷 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福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支持打造福厦人才集聚平台、推动闽都创新实验室创建国家级平台、做大做强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建好福州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构建福马“同城生活圈”、提速建设福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报告中,“福州”频繁出现。 报告指出,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效应持续放大,数字经济增加值预计达3.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梯队。福州入选首批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还获得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福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529.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惠民实事件件用心部署 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中,处处传递着人民至上的观念。 上好学: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5%以上;支持福州、厦门、泉州争创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持续巩固“双减”成果,稳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实现一级达标高中县级全覆盖;支持闽江学院更名闽江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开办、黎明职业大学等高职院校升格本科。 住好房:加力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打造城市片区更新、社区更新2类15个省级样板,开工筹集城中村改造项目5000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万户,新建改造地下管网2000公里以上,让百姓住得更舒心更安心。 享增收:加快就业帮扶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万人。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建好用好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网约式”零工平台,线下建设零工驿站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000个以上。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享健康:建设2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60%;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拓展推广先诊疗后付费、“免陪照护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远程诊疗等医疗便民举措。新建改扩建10个全民健身共享中心、45个多功能运动场、4个智慧体育公园、100个校园足球场地,解锁家门口的健身圈,“近”享运动乐趣。 玩得好:做足“文旅+百业”文章,大力发展演艺经济、文化遗产旅游、文化主题酒店、特色节庆展会、乡村原产地研学等业态,打造文旅产业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用好过境免签新政策,办好海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培育建设武夷山、鼓浪屿等世界级旅游景区,持续建设山海1号风景道、联通世遗廊道,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来福建体验山的秀美、水的灵动,感受海的壮阔、天的碧澄。 购得爽:持续开展“全闽乐购”、福品博览会等活动,壮大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大宗消费,助力福茶、福酒、闽菜等“福品”消费,促进国货“潮品”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完善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支持政策,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培育新型融合消费业态,支持鼓励网络消费。实施“放心消费在福建”行动,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让消费火起来、旺起来。 全力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报告提出,今年要加紧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打造共建共享的第一家园,完善台湾同胞在闽就业、就医、住房、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制度保障,扩大对台招生和职业资格直接采认范围,支持更多台湾同胞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乡建乡创、法治建设等各项事业,带动更多台湾同胞以融合发展为共同责任,不分你我同出力。 打造合作紧密的第一家园,推动放宽台资市场准入,提档升级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推动共建两岸物流集散中心,支持厦门、平潭探索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域,建设厦台海运快件集散中心。推进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加密闽台客货运航线,构建厦金、福马“同城生活圈”,带动更多台湾同胞以融合发展为共同事业,携手打拼好日子。 打造情感交融的第一家园,发挥祖地文化优势,加强闽台历史文化研究宣传,深入实施闽台历史展示溯源工程,依法保护利用闽台关系档案,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妈祖文化中心、两岸流行文化中心。办好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等品牌活动,带动更多台湾同胞以融合发展为共同愿景,常来常往更亲近。 延伸阅读 坚持人民至上 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绩好不好,关键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专章就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了部署,表示要以为民之心造福百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要向谷文昌、廖俊波同志学习,多一些将心比心,多一些换位思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重点谋什么、干什么,而且要真抓实干、干出成效。保质保量完成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让孩子们有好的教育、老人家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有更多发展机会。(记者 李白蕾)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