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关注连江:候鸟式养殖扩展渔业空间
2024-12-06 15:39:08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张碧芳 我来说两句 |
鲍鱼是一种对水温、水质及海域环境要求极为严苛的水产品。为了规避北方冬季严寒和南方夏季高温对其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成活率和养殖收益,山东与福建等地采取“南北迁徙”养殖模式,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和品质,推动了渔业快速发展。 福建鲍鱼北方避暑 不久前,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的15万笼鲍鱼刚刚从山东省荣成市搭乘活水运输船返回福州市连江县过冬。公司董事长吴永寿介绍,自2011年起,公司开始尝试鲍鱼“南北迁徙”养殖模式,并于2015年大规模应用。目前,返乡的鲍鱼市场价每斤超过40元。 连江县东临台湾海峡,南扼闽江入海口,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天然港湾。这里水质清澈、潮流畅通、盐度高、水温适中,为鲍鱼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1989年,连江开始尝试鲍鱼养殖,起初主要在陆上进行工厂化养殖。1993年,连江创新性地进行了海上试验,将塑料桶围上渔网后倒扣,并吊在海带浮绳上,这成为鲍鱼养殖笼的雏形。1996年,鲍鱼笼得到改良,并大规模应用于海上养殖。 此后,连江鲍鱼养殖规模逐年扩大。自2010年以来,连江鲍鱼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成为中国鲍鱼养殖的第一大县。目前,连江已成功培育出“绿鲍”“红鲍”“黄鲍”“皱纹盘鲍”等多个鲍鱼原种,年鲍鱼育苗量可达26亿粒。 “南北迁徙”养殖模式历史悠久。连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为刚介绍,鲍鱼养殖对水温、水质及海域环境要求极为严苛。为提高养殖成活率,拓展养殖空间,早在2003年,连江县就已经开始探索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的养殖模式,即每年四五月份将鲍鱼运送至山东荣成避暑,11月份再运回连江海域过冬,从而避免因海水温度过低或过高影响鲍鱼的生长,还降低了夏季台风和赤潮带来的风险。 这种“候鸟式”养殖模式显著提高了鲍鱼的养殖收益。据统计,2023年连江鲍鱼产量达5.66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产值超过47亿元。 为进一步推动鲍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连江大力扶持鲍鱼产业,构建了鲍鱼产业的“四梁八柱”。其中,“四梁”包括鲍鱼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4个完整产业链,“八柱”则涵盖良种育苗基地、饵料配送、养殖基地、数据中心、生产研发基地、活鲍档口、供应链公司和直播基地8个核心板块。这形成了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品牌—餐桌”于一体的“一粒鲍”完整产业链,全产业链年产值近百亿元。 在不断推动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创新的同时,连江扩大鲍鱼养殖规模后,还逐渐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鲍鱼产业链,提升连江鲍鱼产业价值。从冷冻鲍鱼到鲍鱼罐头,连江鲍鱼正以即食、品类丰富的加工产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目前,连江规模以上鲍鱼加工企业达到5家,年产值持续增长。 此外,“鲍鱼+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也在连江各大渔村如火如荼地展开。连江鲍鱼养殖数量最多的下宫镇,成功打造了“松芦湾”鲍鱼品牌。据了解,下宫镇大力推进“松芦湾”鲍鱼品牌建设,提升800公顷鲍鱼养殖基地效益,积极引入鲍鱼精深加工企业,挖掘鲍鱼旅游和周边文化产业,为连江鲍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出新贡献。(记者 薛志伟) 山东鲍鱼南下越冬 山东省荣成市是山东省著名的海产养殖地,海水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标准以上,为鲍鱼、扇贝、海带以及多种鱼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其中,荣成鲍鱼以其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2011年,“荣成鲍鱼”荣获原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备受瞩目的优质产品。 11月初,随着北方天气逐渐转凉,荣成的鲍鱼苗及半成品鲍鱼被陆续运送至福建越冬,次年四五月份再返回荣成海域以躲避酷暑。为何众多海产品中,只有鲍鱼需要年复一年进行南北迁徙?这要从20多年前的一次寒潮说起。荣成寻山集团大瀛养殖场七队队长李晓军介绍,鲍鱼对水温有着较高要求,最适宜的水温在8℃至20℃之间,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鲍鱼生长缓慢甚至死亡。2001年,一场强烈的寒潮给鲍鱼养殖带来了巨大损失,在那次寒潮之后,养殖户们开始尝试“北鲍南养”。 迁徙前,鲍鱼一直生活在荣成的“田园型”海洋牧场中。这里根据不同海域的环境和水动力条件,分层开展了藻、贝、参等不同种类的生态立体养殖。“我们创新建立了‘721’综合养殖模式,即在上层海域养殖以海带为主的藻类,占比约70%;在中低层水域养殖鱼类和以鲍鱼为主的贝类,占比约20%;在底层海域底播海参,占比约10%。目前,这一养殖模式已覆盖超过10万亩海域。这种生态养殖方式非常适合鲍鱼的生长。”荣成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楚海军介绍。 上万吨的鲍鱼如何迁徙?据介绍,在“海运迁徙”时,鲍鱼苗和半成品鲍鱼会连同笼子一起被装上小船,然后转运到活水船上。通过活水运输,可以显著提高鲍鱼的存活率,仅需4天即可到达目的地。而陆运的第一步则是给小鲍鱼苗“送别”,即浸泡在适宜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这样小鲍鱼苗就能轻松地从瓦片上剥离下来。剥离后的鲍鱼苗再经过工人仔细筛选,选出大小合适、身体健康的进行打包、分装和装车。与海运相比,陆运的鲍鱼苗更像是搭上了“特快列车”,仅需26个小时即可到达1600多公里外的福建。短短一个月内,就有5000万粒鲍鱼苗抵达福建。 荣成鲍鱼的“北鲍南养”迁徙之旅,不仅有效解决了鲍鱼在北方越冬面临的高风险、高死亡率和高费用等问题,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大大加快了鲍鱼的生长速度,缩短了养殖周期,提升了品质,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如今,荣成鲍鱼已成为一项富民产业,带动了周边地区渔民就业和增收。养殖户邢云飞表示,通过互联网直播向全国各地的粉丝销售鲍鱼,1个小时能卖出1000多斤。据悉,荣成鲍鱼每年的产品交易量可达数万吨,实现了从原料产地向集散交易市场的转变,形成了北方最大的鲍鱼产业链,促进了传统海带、龙须菜养殖业向生产、加工、交易三产融合的转型升级。(记者 王金虎) |
相关阅读:
- [12-05] 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供电增容项目顺利投运保障后期项目建设
- [12-02] 全省“十强”县(市)公布 连江连续5年上榜
- [12-02] 连江:供电增容改造添动力 助推重点项目“加速跑”
- [12-01] 连江30多万尾春只鱼上市 总产量达10多万公斤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