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区县速递 > 闽清 > 正文

闽清举行深化改革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水利、工信、民政齐亮发展成果

2024-11-30 13:15:39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30日讯(本网记者 朱琳)11月29日,闽清县召开两场新中国成立75周年闽清高质量发展及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水利、工信、民政部门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闽清各项事业发展和深化改革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缪米米 摄

做好“农业+”文章 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闽清县多措并举做好“农业+”文章,重点打造水稻、橄榄、油茶、芋头、茶叶、柑橘“六个万亩”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禽蛋、橄榄、茉莉花茶、粉干、智慧食品“五大产业园”和“三农”服务超市、橄榄交易中心、苗木花卉交易中心“三大中心”,全面推进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的“五小”特色农业项目。

此外,还培育了一大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全县现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家庭农场569家、合作社558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11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6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

2021年至2023年,农林牧渔总产值从62.8亿元增加到70.28亿元,比增11.9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48元增加至21566元,比增12.63%。

闽清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勇表示,下一步将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打造“千万工程”“两岸融合”“农业产业”精品样板,建山水城融入大福州都市圈、造共富乡融入闽都十邑侨乡、创未来村融入台胞第一家园。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改善群众生活水平

闽清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营造“人水和谐”生态氛围,不断提升品位、塑造精品,打造以水系为纽带的“景观、文化、休闲功能带”,并创新建设完成全省首个智慧河湖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全域治水,得到全省推广。

同时,还建设或改造自动监测水位雨量站54个、高清视频监控站56个,实现对小型以上水库和各乡镇集镇区域河道全覆盖实时监控,以及全河道无死角监控。

“闽清县形成以闽江水源、葫芦门水库为主的‘双水源’和坂东水厂、塔山水厂为主的‘双水厂’供水保障体系,覆盖84.1%的人口。”闽清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峰介绍,下阶段将加快水网规划,统筹开展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等各项工作,助力“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闽清建设。

打造“经济高产田” 奋力开创工业商贸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闽清县持续开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开创工业和商贸业发展新局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13年的131.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21.7亿元,年均增长6.9%,规上工业增加值从57.1亿元增长至98.3亿元,年均增长7.2%。形成了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竹木加工制品业3个行业为主的25个行业分类。

此外,绿色建筑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东桥表业园、建新产业园等四大工业园聚链成群。闽清经开区提档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闽清还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近五年来,已陆续申报7家专精特新企业,17家企业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企业获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荣誉,培育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闽清县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文冰表示,“通过资金奖补、解决工人短缺、项目立项困难、人才优惠政策支持、融资难融资贵等手段,我们努力架好政企连心桥,当好企业‘娘家人’。”

完善养老服务政策 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闽清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体系,持续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和扶持力度,近五年来累计投入养老服务各类项目建设资金1942.7万元,发放运营补助资金1108万元。

此外,持续巩固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困难老年人常态化帮扶,对失能失智及8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实行“单人入保”,并提高老年人风险保障水平,丰富政府购买的服务。

闽清还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县、乡(镇)、村(居)、家”四级智能化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打造14个“长者食堂+乐龄学堂”养老综合体,不断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打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大数据监管平台,实现上门服务过程可监管、可溯源。

“推动养老与医疗融合发展,15家养老机构与就近医疗机构签订定向服务协议,5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畅通患者双向转诊渠道,加强动态监督管理。”闽清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炜炜说,接下来将不断夯实配齐养老基础设施,保障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低保、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打造一支养老服务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人才队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