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广开食源 不负耕耘——“大食物观”在福州的生动实践

2024-09-22 11:42:41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朱琳   我来说两句

稻浪涌、瓜果香、鱼满仓,又是一个丰收年。

625.39公斤!罗源松山镇北山村北山湾农业专业合作社传来喜讯:今年首次试种再生稻亩产破500公斤,破解当地水稻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难题,种粮大户增添信心。

闽侯鸿尾乡水稻丰收。记者 林双伟 摄

4000万粒!连江筱埕镇海胆育苗基地再次刷新数据:作为全球三大顶级海胆之一,中间球海胆苗成功量产,顺利实现南方规模化人工繁育。

从良田林地到海洋牧场,从稻谷盈仓到虾蟹满塘,勤劳智慧的福州人向来不拘于山形地貌,极力广开食源,践行着样样都是美食的“大食物观”。

丰收号角已然吹响。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500.42亿元,继续位居全省第一。9月22日,恰逢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一起来看看榕城大地上绘就的丰收画卷。

端稳饭碗更有底气

在永泰梧桐镇溪北自然村,60多亩田地翻滚着金色的稻浪。“趁着天气晴好,赶快收割,今年气候条件不错,大丰收呀!”种粮大户胡永渠乐呵呵地说。

“大食物观”里,粮食是基础。

身处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福州粮食产量约占总消费量的1/5,对外依存度高。面对端牢“饭碗”的压力,福州如何应对?

——紧抓良种核心。在堪称种业基地的马尾琅岐,一粒种子改变了一座小岛。当地种植户不仅可以“看禾选种”,还可以从智能温控种苗繁育中心取得更优质的秧苗。

“今年,我种了30多亩早稻、500多亩优质中稻。”琅岐种粮大户叶其朋尝到了良种的甜头,接下来打算尝试种植再生稻,探索更高的经济效益。

——“造地”换来良田。福清市海口镇后路村通过“造地”项目,腾出了荒废土地,改善了灌溉条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地还是那片地,但撂荒地变成了沃野良田。

——政策精准“滴灌”。福州出台实施新版“粮八条”,加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水稻种植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拿出真金白银,让种粮农户能获利、多得利,踏踏实实种好粮。

无论耕地多少,粮食生产责任一分一毫都不能少。福州始终坚持多措并举,连续5年实现粮食生产面积、产量“双增长”。

拓展食物供给途径

虽然山多田少,但得益于开阔的思路,食物并不紧缺。多年来,福州人一直坚信——山珍不够,海味来凑。

这样一来,看山不只是山。

秋分前后,永泰县岭路乡长坑村山幽林茂。早上9点,徒步的背包客才刚抵达,竹荪采摘工人就即将收工了。扒开土层、上手一拈,雪白的竹荪很快装满整个箩筐。

“林下空间大、土壤肥沃,近似野生环境,特别适合种竹荪。”这两年,源岭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果断放弃高成本的大田棚栽方案,进山入林盘活60亩林地,挖掘森林潜力。群山之间,林农种下的赤松茸、金线莲、铁皮石斛接连破土,林下经济风生水起。

看海不只是海。

蓝天碧海,鱼鸥翔集。位于连江县筱埕镇的“定海湾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上,渔民吴传清根据大黄鱼的尺寸,忙着将其分别赶进不同的网箱。“深远海养鱼,肉质更紧实,口感接近野生,产值翻了好几番。”

连江鲍鱼、福清对虾、长乐海蚌……福州海域面积82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63千米,海产丰饶。如今,随着“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工程加快推进,福州渔业逐步走向深远海,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智慧生态牧场。

看田也不只是田。

俗话说,“三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对福州人来说,“八山一水一分田”里的“一分田”,不光要有“米袋子”,还少不了“菜篮子”。

自主培育“蔬菜芯”,青梗菜、空心菜种子畅销全国;蔬菜进大棚,再也不怕霜冻、倒春寒的侵袭;一到冬春季,物流大巴进基地,各蔬菜合作社全速出货,“南菜北运”供应至国内大市场。

思路一变天地宽,山海林田皆粮仓。全市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总产量逐年稳定增长,源源不断走向市场、搬上餐桌。

汗水洒向希望的田野

“这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福清渔溪镇果农黄秀芳感慨道,多亏有专家指导,一整年才没白忙活,“龙眼小年还能增产20%,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千千万万农民朋友生于大地、长于大地、耕于大地,年复一年挥洒汗水,不同以往的是,如今开始尝试用“巧劲”换取倍增喜悦。

种养更省力——以前靠经验,现在靠科技。在位于福清的福建省星源农牧生猪养殖基地,母猪戴上电子芯片,住进AI“精装房”,生产数据实现自动收集,机器人对猪进行巡检,仅靠1人就能照顾2500头猪。

销路更广阔——地里萝卜还是那个萝卜,如何卖得更多、卖出好价?晋安宦溪镇属国企联合优野、朴朴、乌状元等多家生鲜电商平台,为当地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鹅鼻萝卜拓展销路。“基本一上架就销售一空,一年收入几十万元不成问题。”种植大户黄学快说。

收入更多元——过去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总被市场牵着走;现在从一产向二三产迈进,由被动变主动,延长茶叶、橄榄、枇杷等农产品产业链条,大山深处建起一座座农产品深加工工厂、农文旅综合体验馆,富了乡村产业,鼓了农民口袋。

丰收节是一个节日,更是一声号角。千里沃野上,福州“三农”人奋力拼搏,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展现出当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记者 蓝瑜萍 通讯员 郑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