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区县速递 > 马尾 > 正文

马尾:构建“1+N”模式 发挥银发人才效能

2024-06-17 16:59:47 作者:欧阳进权 周小娟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夏铖晰   我来说两句

马尾:构建“1+N”模式 发挥银发人才效能

马尾区银发人才积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资料图片)。记者 欧阳进权 摄

走访项目一线,为三大产业集群建言献策;面对面交流,话传承育“新苗”……为充分发挥银发人才作用,福州市马尾区以“1+N”模式,构建充分发挥银发人才效能的工作机制,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民生事务。其中,“1”是整合核心资源,组建一支银发人才队伍;“N”是功能拓展延伸,引导银发人才发挥正能量,在各自熟悉的领域争当先锋、再建新功。

组建银发人才队伍

搭建供需平台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储能、水产品预制菜是马尾打造的三大产业集群,去年马尾获评“中国水产品预制菜之都”。马尾区银发人才以调研团形式走访亭江出口加工区内的水产品预制菜企业,深入了解预制菜的前端食材、中端加工、末端消费等方面并建言献策。

为了更好地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力量,马尾区委老干部局牵头,统筹推进银发人才工作,通过加强与党建党务、科教文卫、基层治理、法律法规、农业农村、体育艺术等6个对应机关事业单位及10个基层社区协作配合,建立了1个区级银发人才基层联系点、6个集中专业优势的银发人才工作室、10个基层老党员党建工作室等核心载体,共同搭建供需平台。

平台聚集了党建党务、科教文卫、基层治理、法律法规、农业农村、体育艺术等6个领域的100多位银发人才。他们是“1+N”模式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模式运行的基石。

建立多个体系

除了积极建言献策,马尾区还引导银发人才参与社会经济民生各领域,由此有了功能拓展延伸的“N”,建立了一个个体系。

红色文化传承体系。老党员通过多样化的宣讲活动,包括社区红色宣讲、红色教育资源点志愿讲解等,构建立体化红色文化传承机制。老党员杜进兴离休后,经常进校园和社区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他自制了30多个主题课件,其中7个课件被省、市关工委采纳并推广。对马尾众多银发人才而言,尽管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们说“党员永远不退休”,利用自身优势,传递正能量,引导和感召离退休干部和群众听党话、跟党走。马尾现有以红色文化传承者杜进兴命名的新港进兴党建工作室、以书香文化传播者陈长桂命名的马限长桂党建工作室、以正能量传播者洪可淮命名的沿山可淮党建工作室等基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室。工作室老党员加入马尾区委主题教育宣讲团,开展主题教育专场宣讲10多场、社区红色宣讲60多场;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潮江楼等红色教育资源点开展志愿讲解活动20多场;以“课前十分钟”进医养教示范点,打造红色课堂。设在马尾镇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马尾区老年大学福州新莲花医院教学点,是福州首个县(市)区医养教结合辐射周边乡镇的老年大学教学点,也是马尾探索政府主导、民营企业参与的医养教协同推进模式的有益尝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基层治理优化体系。马尾组织老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栋长、网格员等,成立银发治安巡逻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目前,马尾区有52名老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委员,80多名老党员担任楼栋长、网格员,银发治安巡逻队队员平均年龄达73岁,每天晚上在小区志愿巡逻,截至目前已志愿服务580个小时。在社区治理方面,老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垃圾分类为例,老党员以身作则推动垃圾分类,带动居民积极践行新时尚。在小区设立的垃圾分类引导点,老党员亮出自己的名字、电话,供居民随时了解垃圾分类工作进展。

民生服务深化体系。银发人才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援助、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多元关怀服务,如失独、伤残家庭的心理疏导以及妇女创业扶持等。截至目前,已为30多户失独、伤残特殊家庭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疏导等,并加入福建省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人生观指导服务超过100个小时。同时,为马尾区妇女对接相关资源,协助21名妇女从事马尾船政夜市摊位经营,增加她们的经济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

乡村振兴智力支撑体系。马尾区组织银发人才在乡村开展党员理论学习、主题教育等,开展“浅谈朱熹廉洁文化”廉政教育活动,举办乡村读书分享会,并协助举办马尾区第三届“村晚”,吸引1300多人次共聚乡村,沉浸式体验民俗和乡村文化。亭江镇闽安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亭江炮台,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迥龙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离不开杨成和的贡献,2000年退休后,杨成和20多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闽安文化,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就是他翻山越岭找到的。他到图书馆、档案馆查找史料,梳理总结,再把这些内容讲给游客听,至今已义务讲解2000多场。亭江镇长柄村处在加速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人才、技术、知识、资金等要素的强力支撑。长柄村组建了乡村振兴顾问团,成员包括赵肃岐等8名乡贤。他们发挥智囊参谋、顾问助手作用,把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优秀的项目引进来,为乡村振兴献策献力。

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体系。马尾区银发人才积极推动非遗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通过剪纸课堂公益活动等形式,加强非遗传承。2023年以来,共开展剪纸非遗传承活动31场,受众1245人次。

法律援助促进和谐体系。马尾区以银发人才的专业法律知识和经验,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救助弱势群体、调解邻里纠纷、为基层单位和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在马尾镇,银发调解员刘福华主持了一个金牌调解室。她2011年退休后,担任人民调解员,有时一天处理五六起纠纷,复杂的纠纷调解到晚上、快下班又接到一起调解等是常有的事。虽然经常顾不上家里的事,但她乐此不疲。以她名字命名的刘福华调解工作室被福建省司法厅评为“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她的丈夫翁品增也积极发挥余热,成为马尾区法院的调解员,经常参与案件调解。

以老带新传承薪火体系。银发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分享经验做法,帮助年轻人学习和成长。马尾区委老干部局举办了“循迹溯源学思想 我与‘墩苗’干部话传承”活动,组织10名离退休干部与48名“墩苗”干部面对面交流,通过一个心愿、一份祝福、一段往事、一份寄语等“四个一”,助力年轻干部茁壮成长。活动中,1956年入党的游鸣向大家展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以及不少老照片。“一生不图名,终生不懈怠,见荣誉让人,见困难勇敢顶上,怕苦莫要干革命,利己莫进党的队伍来。”游鸣把他参加革命时老首长的谆谆教导告诉给年轻干部,希望他们牢记教导、一心向党、奋勇前行。马尾区银发人才还携手扎根一线的青年干部走进台江区苍霞街道,循足迹、学思想、话传承、谈感悟。作为苍霞棚屋区改造的亲历者,退休干部杨木泽深情讲述了苍霞棚屋区改造的故事,并带领青年干部走进上下杭,带他们回溯建设有福之州的奋斗历程。

通过构建“1+N”的银发人才工作机制,马尾区动员了一批经验丰富、热心公益的银发人才。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在各项公益事业中取得显著成果,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作者欧阳进权 周小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