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区县速递 > 闽侯 > 正文

擦亮本土文化名片 闽侯福田村迎蝶变

2024-06-12 17:38:23 作者:谭湘竹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夏铖晰   我来说两句

漫山遍野的杨梅树上,一颗颗或红或紫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里飘着清甜的味道。随着6月的到来,闽侯县小箬乡福田村的顶流——杨梅再次“闪亮登场”。

走进福田杨梅基地,穿过林荫小道沿着山坡而上,就能看到两旁触手可及的杨梅树。绿叶间的杨梅在优质土壤的滋养下,散发着诱人果香。

此地栽种的杨梅品种为“黑炭”和“东魁”,汁多味美,肉厚核小,含糖量高,属于甜中微酸的品种,深受群众喜爱。

“我们这片果园已经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经过去年的矮化、深翻等精细化改造,老果园的生产能力有了新提升。现在,‘黑炭’已经抢先上市,果肉脆嫩、酸甜可口,每天都有很多从福州市区慕名而来采摘客。”杨梅基地种植户杨仲新说。

曾几何时,福田村是人们眼中的“问题村”,村居环境脏乱差,不少村民选择出走。“好好的村庄不能就这样散掉!”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党员杨大泉、杨华容、杨瑜等人决定成立“四知文化村理事会”,对祠堂进行修缮的同时,依托祠堂建起“四知”文化广场。

为了家乡,党员们尽心尽力,村民们也一呼百应。不到一年时间,“四知”文化广场就建了起来。

村和万事兴。干群一心不仅带来了村容村貌的蝶变,还带旺了村里的旅游业。随着“四知”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党员们来到福田村,接受廉政教育的洗礼。

“凭借‘四知’文化这块招牌,每年到村里观光旅游的市民多了不少,还带动了村里杨梅、橄榄、红薯等农产品的销售,年销售额达200多万元。”杨华容说,近年来,在福田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盘活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杨梅、茭白、地瓜、黄桃等特色农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相融合,实现增绿增收。

“之前刷短视频,了解到这里的杨梅新鲜又美味,趁天气好,我和几个朋友开车来这里摘杨梅,也顺便采采风,为接下来福田村的短剧拍摄做好准备。”吕女士说。

吕女士是小箬乡即将打造的新乡村短剧《远方有福田》的制作人员。《远方有福田》讲述的是响应“我的家乡我建设”行动号召的女主角,回到福田村当起了网络主播给村民带货卖土特产,把家乡的杨梅和橄榄推向全国的乡村振兴励志故事。

据介绍,福田杨梅基地吸引了不少短剧摄制组到此采摘采风,为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模式打开思路。“竭诚欢迎‘网红’主播来帮我们做短视频推介,也希望借着乡村短剧的东风,把杨梅推广出去,以此进一步打响福田村杨梅的知名度。”杨仲新说。

相关链接:

“四知”文化

东汉时期,有人向官员杨震行贿,并称半夜三更没人知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这就是有名的“杨震却金”故事,杨氏后人也以“四知”作为家训,世代倡导廉洁家风。(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潘慧晶 程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