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记者探访数博会:无人机为建筑体检 电动车能无线充电

2024-05-27 10:18:07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朱琳   我来说两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极大改变。科技赋能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效率,更在悄然间让生活变得更加安全。

为高楼大厦高效“体检”的无人机、协助公交司机安全驾驶的得力助手、为电动车充电加装“安全锁”的无线装置……连日来,记者在数博会上发现了不少默默守护安全的技术应用,它们为居民生活搭建起“安全岛”。

无人机为高层建筑“体检”

在现代化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组成了一道风景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高层建筑逐渐老化,面临外立面脱落等安全隐患。

电动车通过脚撑可以无线充电。记者 池远 摄

如何经济高效地给高楼做“体检”,提前发现建筑物安全隐患?这成为不少高层建筑管理维护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一架无人机缓缓升起,径直飞向目标大厦,全方位扫描排查大厦外立面的各种情况……数博会上,福州冶城集团展出的无人机楼宇全智能体检系统,为高层建筑带来了高效体检新方案。

“以前我们要进行高楼外立面隐患排查等工作,大多依靠人工目测或‘蜘蛛人’检查,耗时长、效率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很难精准找到问题所在。”现场相关负责人杨陈荣说,有了这套无人机楼宇全智能体检系统,可以利用搭载了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的无人机,为高层建筑进行全方位“CT”扫描,捕捉外立面瓷砖开裂、空鼓等问题,并提醒高层建筑管理方及时修缮。

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发现,变人工推测为精确扫描,如今,越来越多新科技融入了日常生活,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化治理添砖加瓦,为居民生活织起安全防护网。

摄像头为公交车扫除盲区

“请注意,车头盲区有行人移动”……26日,记者在福州古厝集团展位前看到了一辆“聪明”的汽车。由展板搭建的公交车屏幕上,车辆行驶情况与周边实时场景一目了然,观众一旦踏入地面上的安全分界区,它便会响起警报声。

“公交车块头较大,车头前方1.5米、车后3米、车身两侧和左右A柱区域有不少盲区,对驾驶员的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都有不小的要求,车辆拐弯或是在窄路会车时容易发生剐蹭。”福建凯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晓烽介绍,为了有效解决车辆盲区的安全问题,公司研发的主动安全智能车载视频系统,通过在车身加装多个摄像头、在驾驶室配置摄像头和声光报警器,不仅可以实时掌握车辆盲区情况,还能规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有效提高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目前我们的系统已经应用在福州105辆公交车上,反馈很不错。”

除了公交车应用外,李晓烽告诉记者,公司还能提供定制化服务,为客运、货运以及渣土车等不同行业的大型车辆提供定制化方案,让车辆出行更加安全。

随着科技发展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类似的应用场景正为居民日常出行筑起安全屏障。

无线充电为电动车“排雷”

近年来,电动车起火事故频发,违规充电、飞线充电、集中充电等问题屡禁不止,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如何让电动车充电既安全又便捷?本届数博会上,电瓜瓜带来了一种无线充电站——白色展台上,橙色充电区域格外显眼,只需把电动车的脚撑放置在充电区域,车子电量就会迅速增加。

“电动车安装特制脚撑,把脚撑放在指定区域就能充电了。”参展商陈荣介绍,无线充电设备经过改造,具备防水、防冻等功能,无论是雨天还是雪天,都能提供稳定的充电服务。充电效率也有所提升,一辆能行驶约60公里的锂电池电动车,4个小时就能充满电。

“近年来,大部分地区都建设了充电棚集中充电,但充电棚大多无人看管,而且插头长期无人看管,一旦失火,一损俱损;部分地区推出的换电柜普及度不够,且电池集中充电,仍然有不少安全隐患。”陈荣告诉记者,无线充电站具有无接触充电、充满后自断电等特色功能,更可实时监控电池情况,及时预警。

这种无线充电站已在银川、杭州、郑州等多地落地。“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数博会参展,希望能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对接,设置充电点,引导共享电动车规范停放,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陈荣说。(记者 吴桦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