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福州街头艺术表演日益丰富 “流动风景线”播撒温馨浪漫

2024-05-04 12:23:44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街头艺人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记者 池远 摄

“五一”假期,三坊七巷、上下杭等景区人头攒动,一批批街头艺人持证上岗。他们的表演为福州街头文化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成为假期里亮丽的“流动风景线”。

地下表演走上街头

一套音响、一把吉他,是叶信斌第一次在街头唱歌时的装备。后来叶信斌拿到了街头艺人证,和搭档郭凌云、兰高翔成立了组合,并定期出现在三坊七巷、上下杭等街区,收获了不少粉丝。

2日,记者在上下杭看到叶信斌时,21岁的他不算显眼,但一首《单车》一开嗓,路人立刻就围了上来。演唱过程中,不时有人用手机扫他面前的二维码“打赏”。

到上下杭前,叶信斌曾经“流浪”过福州的多个地下通道。“经常唱到正酣,就被城管甚至水果摊贩叫停。”叶信斌说,拿到证后,按流程报备,就有固定表演点位,不仅可以大方地唱,还得到了更多商演机会。

“有序管理街头文艺演出,能够推动福州街头文化健康发展。”福州名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艺术表演者引进街区,提供场地,规范管理,不仅让街头艺术更有序,同时也给城市里的陌生人提供了欣赏艺术和思维碰撞的空间。

据悉,福州从2018年开始探索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将街头艺术表演纳入常态化管理。古厝街头艺人招募不收费用,被选中的街头艺人服务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梁厝、南公河口等五个街区,持证上岗,在规定点位表演,可以接受社会打赏。公司还出台了《街头艺人管理办法》,开展现场效果、艺人“自治”等考核。

高雅艺术走出剧场

2日,闽江之心青年桥下,悠扬的小提琴声搭着婉转的二胡声在空中萦绕不绝,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聆听。

乐声源于一个自发组织的乐队“提琴社”。成员中有的曾是专业院团的乐队指挥,还有的是高校老师。如今,他们在福州街头积攒了一批忠实粉丝,已有8个粉丝群,受到上千人持续关注。

“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听到民乐、爱上民乐。”乐队小提琴演奏员关胤说,“听音乐会的观众可能是民乐迷,但在街头演出中,一首歌的时间就能让不少人对这些乐器产生兴趣,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每次的街头表演,关胤总会带上家人,父母帮忙拍照,孩子在一旁当着“小表演家”。方寸之地仿佛是他们的家庭聚会,其乐融融。“我想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里感受音乐,让艺术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说。

让文艺不限于舞台、不囿于围墙,也是福州推动街头演艺的初衷之一。福州名城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福州不断丰富街区景区艺术表演形式,截至目前,表演类型包括评话、伬唱、弹唱、默剧、演唱、魔术、伞技等,大型节假日还推出街头艺术季。

通过音乐走进社会

有的街头艺人们通过街头表演实现梦想、传递温暖,同时也想通过这种方式与社会交流。

2日晚7时的闽江之心茉莉大街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看到组合”戴着墨镜,用温柔有力的歌声引来了大批围观群众,大家自然形成一个圆圈,将他们包围起来。黄延平用轻松的话语与观众互动,欢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

“看到组合”来自省海峡残疾人艺术团,组建于2009年,是由黄延平、陈金灿、林鹏、陈炎明、李艳冰和郑璇6名视障人士组成的国内首支阿卡贝拉视障演唱组合。

“以往我们参加的大多数都是残联举办的活动,观众群体有限。”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艺术团副团长朱伟贤说,随着各大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和艺人的公开招募,他们的舞台越来越多。在队长黄延平看来,能代表盲人群体来这里演出,是无上的光荣。“我们希望通过演出融入社会,用声音与世界交流。”他说。

路过观看表演的市民越来越多,将场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记者在观众区第一排看见了充满爱的一幕:身穿公主裙的4岁小女孩一百(小名)随着音乐手舞足蹈,爸爸蹲在她身后,和她一起挥舞着双手,妈妈则面露笑容地用手机记录下这个温馨的画面。

“像这样的常态化演出点在闽江之心有2个,‘五一’期间增加至4个。”福州城投集团闽江之心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街头艺人演出在促进夜间经济的同时,也增强了闽江之心的文化氛围,希望能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美好的假期记忆。(记者 唐蔚嫱 陈君沂)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