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泪”火出圈 专家答疑解惑
2024-04-17 09:39:13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朱琳 我来说两句 |
眼下“蓝眼泪”火出圈,平潭、连江水域涌现绝美奇观,吸引了一拨拨游客踏浪逐“泪”。打开各大社交平台,网友们纷纷晒照分享,一年一度的“追泪”热潮再度上演。 与此同时,网上还存在疑问,“蓝眼泪”是否属于海洋污染?昨日,记者采访了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赤潮监测项目组负责人李正华,为大家揭秘“蓝眼泪”的真相。 问:“蓝眼泪”究竟是什么? 答:“蓝眼泪”的本质是一种海洋生物的发光现象。目前,在海洋中能形成“蓝眼泪”现象的、较常见的有两种浮游生物,一种是夜光藻,另一种是希氏弯喉海萤,均为无毒生物。 当形成“蓝眼泪”的大量藻类开始密集于海面,达到一定细胞密度时,便会发生赤潮。形成赤潮时,在白天海域呈现的是红色,而在夜晚才会发出蓝光。 据调查,“蓝眼泪”分布范围很广,除寒带海域外,几乎遍及世界各海区。在福建海域,常见于每年4月至6月。 问:“蓝眼泪”的出现,与海洋污染有关吗? 答:作为一种自古存在的自然现象,赤潮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跟气候环境、区域水温、水体营养盐(浓度、氮磷比、硅氮比等)、水动力学等都有关系,目前并未被完全掌握。因此,我们还不能武断地将其与海洋污染挂钩。同时,赤潮本身也不应属于海洋污染。 问:赤潮季到来,对福州渔业生产影响大吗?该如何应对? 答:赤潮年年发生,虽然福州海域范围内的多数赤潮为无毒赤潮,但过多藻类在海域内生长,仍会造成鱼类窒息,影响环境。 针对渔业生产,由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组织编制的《赤潮预警动态监测规程》中已予以相应指导——赤潮来临之际,要做好养殖网箱下沉的准备;受影响的养殖区域,应减少投饵量或投饵次数,以降低养殖生物机体的耗氧量,同时可增加增氧设备或投放增氧片,以减缓夜间受影响区域内水体缺氧程度;应及时打捞并无害化处理受影响区域内死亡生物。 问:赤潮水域的水产品,能否食用? 答:《福建省近岸海域赤潮灾害渔业应急预案(闽海渔规〔2023〕3号)》把福建沿海能引发赤潮的常见生物分为有毒、有害、无毒等三大类,对于在养殖区所发生的无毒赤潮,目前省赤潮应急预案对养殖生物的上市没有做限制。若赤潮生物有毒,受影响区域内海产品须经检测并符合相关要求方可上市。(记者 蓝瑜萍)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