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2023年福州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发布 这些消费陷阱你避开了吗?

2024-03-14 09:38:48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朱琳   我来说两句

13日,2023年福州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发布,涉及预付款消费、“价格刺客”、抽奖套路、车辆维修等多个消费领域。哪些是市民容易误入的消费“雷区”?消费者又该如何有效防范?针对此,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市律师协会进行案件评析并发布相关消费提醒。

中奖式珠宝销售

一抽就中大奖

【案例】2023年4月26日,消费者吴女士在晋安区某工艺品店消费时,用在店内抽奖得来的一张2000元代金券并额外支付399元,买了一款标价为2399元的黄金吊坠。当她拿着吊坠检验时却傻了眼,这款吊坠不仅含金量不高,连商家提供的证书也不正规。

吴女士找到该商家要求退款,但遭到拒绝。接到吴女士投诉后,晋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茶园市场监管所立即联系双方组织调解,最终商家同意退还购买吊坠款项399元。

【套路解读】该案属于一种抽奖套路,商家先是抓住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以抽中大额代金券为诱饵,吸引消费者继续购买商品,利用消费者对黄金、珠宝等商品不了解的弱点,诱导其使用高额代金券购买标价很高的商品,让消费者感到捡了大便宜。其实,这类商品多数只值几十元或一两百元,远远低于消费者所付出的金额。事后消费者发现质价不符时,商家则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

【消费提醒】近年来,“中奖式珠宝销售”“扫码抽奖送平板电脑”等消费骗局时有发生,其中除了不法商家蓄意挖坑外,存有侥幸心理也让一些消费者掉入陷阱。购物时,对于抽中大额代金券、宣称免费赠送电子产品等情形要特别小心;选购珠宝玉石,尽量到大型正规商场或品牌珠宝专卖店;参与“点赞抽奖送礼”等类似促销活动时,要尽可能核实商家主体登记信息,登记注册时间较短的要留意。

报名时承诺不过包退

退钱时迟迟不退

【案例】因报名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考培训课程,消费者颜先生与北京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培训服务协议书》,共计缴费43900元。协议中写明,考不上全额退款,退款会在提交申请后45个工作日到账。

2022年8月,颜先生向该公司申请全额退款,被告知一次全额退款变为分10期退款,每期退报名费的10%,同时公司暗示不同意分期退款的方案就拿不到退费。迫于无奈,他只好同意该方案。然而,退款9000多元后,公司工作人员以“总部资金额度不足无法退款”为由,让他再等等。

【套路解读】该公司由于自身原因无法一次性退款,在消费者同意将退款方式变更为分期退款后,又不按照约定的期限退款,已经构成违约。消费者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由于违反分期退款约定造成资金占用所产生的费用。最终,该案经过市消委会介入调查调解,公司方表示将为颜先生安排下一期退款,并保证接下来每月按期打款。

【消费提醒】成人教育培训发展迅速,培训机构借助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等进行宣传、售课,随之而来的告知信息不明晰、与宣传承诺不符、缴费容易退费难等问题引发的消费投诉也不断增多。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本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培训机构,不要因为培训机构所谓的“不过包退”“名师授课”“与某大学合作”等宣传而冲动报名。同时,尽量避免一次性高额缴费,注意留存证据以便维权。

网购电影票需改签

消费者遭遇“踢皮球”

【案例】2023年10月中旬,消费者陈女士通过电影购票平台的小程序购买两张电影票,之后因临时有事要改签电影票。她联系平台线上客服,得到的回复是“渠道及该平台上购买的票均无法退票,购买界面均有提示该场次无法退改签”。陈女士转而联系平台人工客服,客服人员称需跟影院协商,影院工作人员告诉陈女士,在哪购买的就在哪改。陈女士再次找到平台,平台则称其“没有改签权限,需联系影院协商处理”。平台和影院相互推诿,无奈之下陈女士只好把电影票转赠好友。

【套路解读】该平台在所有影片购票页面下的“退改签说明”中,均规定“本订单暂不支持退改签”,使得消费者只能默认接受“不支持退改签”的唯一选择。在未与消费者进行充分协商的情况下,平台单方设置“不支持退改签”格式合同条款,涉嫌利用格式条款限制、排除消费者在合理时间内退票或者改签的合法权益。经消委会介入调节,平台及时对小程序进行整改优化,除了在“退改签说明”中修改相关内容,还在相应页面提供了“转人工”服务。

【消费提醒】消费者购买电影或演出票前,要重点查看涉及“退改签”的条款,明确知晓退改签渠道、适用条件及相关收费等内容,在确认接受后再下单。由于特殊原因需要“退改签”的,应在第一时间向电影院(演出举办方)或购票平台提出申请。若遇不允许“退改签”的情况,可先与影院(演出举办方)或购票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投诉。(记者 沐方婷 通讯员 吴承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