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闽都文化出圈,路径是什么?

2024-01-15 09:52:50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现场,这个话题热了——

闽都文化出圈,路径是什么?

三山两塔、河网纵横,福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包容开放的闽都文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繁荣文化事业,推动闽都文化国际交流,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这与市政协委员们关心的话题不谋而合。连日来,委员们谈闽剧创作,说非遗传承,论城市文化,都离不开一个热词——“出圈”。闽都文化要“出圈”,路径是什么?又要如何持续葆有生命力?委员们纷纷来支招。

闽剧表演如何融圈?

【现状】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我市已针对保护闽剧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活动,但闽剧和人们生活尚有一段距离,如何让闽剧表演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委员支招】

“闽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观众群体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头活水。”市政协委员陈志勇建议,可以探索发展街头戏剧品牌,例如以三坊七巷、上下杭、闽江之心等市民游客集聚的景区、公园为舞台,开展街头闽剧表演,并融入快闪活动、现场互动、服化道体验、cosplay等更年轻化的传播方式,激发观众兴趣,使闽剧表演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非遗如何破圈?

【现状】

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灿若星辰的非遗承载着有福之州独特的历史文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彰显闽都文化底蕴,保护提升城市中轴线,加快三宝城(南公园)、上下杭“非遗一条街”等项目建设,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非遗主题活动。如何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更好地将非遗护好、盘活、做热?

【委员支招】

“要抓住最能体现闽都文化的非遗进行活化利用。”市政协委员刘榕冰认为,打造非遗产业示范基地,以基地带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发展,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树立样板工程。例如,依托闽清义窑青白瓷传统手工技艺省级非遗传承项目,从海丝文化出发,以点带面,将整个闽清升级打造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瓷器总部基地”,搭建起福州古老陶瓷文化和海丝文化对外展示和传播的平台。

福文化如何出圈?

【现状】

福州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出福文化、侯官文化、船政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结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打造“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海滨”文旅轴线,持续培育文创走廊;充分发挥海滨、山水、古厝、温泉和生态的独特优势,打响“有福之州”品牌。眼下,随着众多城市竞相打造城市“IP”,福州如何突出重围,让更多人感受到闽都文化的独特魅力?

【委员支招】

“福州已经举办了茉莉花文化节、佛跳墙文化节、船政文化节等各类主题文化节,市民反响热烈。但受限于规模、主题、区域等客观条件,特定主题文化节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市政协委员陈琳建议,打造一个可持续性的、人人可参与的闽都文化节,让闽都文化品牌更好“出圈”。

“一方面,结合闽菜、龙舟等传统文化体验,推出属于福州人的文化标志性节日,通过广泛参与互动,增强市民对于闽都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打造闽都文化IP形象,并开展IP合作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依托多元化的文创IP,让闽都文化走进市民生活。”陈琳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