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三坊七巷:内外兼修 常逛常新

2023-03-21 09:22:05 作者: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三坊七巷全貌。

喜欢古建筑的朋友爱来三坊七巷研究那一座座古厝里的建筑语言;喜欢美食的朋友爱来三坊七巷品尝福州鱼丸、肉燕这样的福味;喜欢看戏的朋友爱来三坊七巷看《牡丹亭》《荔枝换绛桃》《寻梦闽都》;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爱来这里练习咏春拳、扎花灯、看漆画……一座三坊七巷,包罗万象,福州市民常逛常新,五湖四海的朋友为它而来。它是保护好传统街区、古建筑、文物的典范之作。

2021年以来,三坊七巷街区年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达千余场,连续两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400余万人次。

镶牙式保护

古树名木也是流量密码

春日阳光下,三坊七巷衣锦坊的百年流苏树又要迎来一年中的高光时刻。每年4月初,这棵流苏树花开如雪,无瑕的银色花毯随意铺盖在白墙黛瓦上,一阵春风拂过,流苏落满地,引得市民、游客惊呼并拍照打卡。2022年,“#福州三坊七巷百年流苏树花开似雪#”的微博话题引发广泛关注,登上福州同城热搜榜第一位。

除了“四月雪”流苏树外,南后街有一棵福州代表性树种榕树,形似一颗爱心,古厝保护人员出于保护树木和古厝景观整体性的原因,并没有过多人工干预,反倒让这棵“爱心树”成为近两年来三坊七巷的热门打卡地,市民、游客漫步坊巷间,随意抬头就可与浪漫撞个满怀。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2国内旅游推广活动“城市巡游记”旅游热度榜单,三坊七巷登上“城市好街”榜单,其中百年流苏树、“爱心树”都贡献了重要的“流量”。

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其实也是三坊七巷30多年来以“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方式持续保护的一个缩影。

这两年,三坊七巷多了许多新的文旅名片,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获得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荣誉。

抛砖引玉

待更多人来破解文化密码

开春以来,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品宣部的陈鑫贤等人就忙着穿梭于三坊七巷的各大古厝。他们扛着摄影器材,爬上阶梯,钻到只容得下一人的甬道内部,为大大小小的古厝壁画拍摄影像资料。回到办公室后,他们继续伏案查阅,需要时还要连线远在陕西的文物专家杨秋颖请教咨询。3月15日,《名城记|那些盛开在三坊七巷壁画里的故事之二梅书屋》微信公众号文章终于上线。

“这是我们挖掘三坊七巷建筑瑰宝文化内涵的一次尝试。壁画,是三坊七巷古建筑墙院悠久的装饰艺术,也是三坊七巷深厚宅院文脉的承载者。”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白宝霞说,“就像杨秋颖老师说的一样,失去了壁画的宅院,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三坊七巷宅院原貌。所以我们只是抛砖引玉,想让更多大众关注到壁画所承载的三坊七巷的文化价值,这是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白宝霞告诉记者,名城公司还将继续推出壁画研究系列,也欢迎感兴趣的市民一起加入三坊七巷文化传承的队伍中来。

近两年,传承闽都历史文脉、展示三坊七巷人文风采的各类活动方兴未艾。2022年6月9日,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组成研究三坊七巷的民间“智库”;《三坊七巷志》启动编写;楹联文化进入公众视野,“梁章钜杯”海内外三坊七巷楹联征集大赛举办;25场“古厝大讲堂”,古建筑、文化产业、闽都文化专家学者共话古厝保护、文化传承与创新……可见,对于三坊七巷的保护传承已从物理层面的修缮、保护,逐渐扩展到对文化内涵的创新挖掘,三坊七巷有了更旺盛更持续的生命力。

品牌“三级跳”

福州的全国的也是世界的

“这里有山川、江河、湖海,曾承载了半部近代史的三坊七巷,也有最新潮的城市风貌。福州人淡定从容,街头巷尾到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今年春节期间,央视财经频道《中国魅力街区》栏目首站走进福州三坊七巷。除了展现丰富的人文历史外,三坊七巷还在镜头前展示了它多元化特色消费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的面貌。

同一天,还是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又一次聚焦福州三坊七巷,展现节日里夜色下福州人斑斓的生活。

这两年,许多市民发现,三坊七巷以不同的姿态,几十次在央视上亮相,让越来越多的全国人民知道了福州这张烫金名片。

“我在郎官巷看到了故宫网红院长单霁翔!”“陈赫回福州了!我在三坊七巷看到他向其他嘉宾介绍福州鱼丸!”随着《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古厝里的中国》《民宿里的中国》等热播综艺或纪录片对三坊七巷的介绍和嘉宾实地探索,三坊七巷通过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丰富业态,成为独树一帜、闽都文化特征显著的历史文化街区。

2021年7月8日,在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上,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三坊七巷,以“遗产与社区发展”最佳实践案例亮相论坛,向世界传递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中国声音,也让中外嘉宾津津乐道,频频点赞。三坊七巷,让世界人民看到了福州。

福州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的殷切嘱托,坚持守正创新,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对待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管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