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区县速递 > 鼓楼 > 正文

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被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2023-03-05 08:51:49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鼓楼区智脑平台。福州日报记者 池远 摄

雷锋说:“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正是这样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地方,集结了一群追“锋”而行的奋斗者。

4日,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看!他们是这样追“锋”的——

在关键岗位钻得动

走进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人们会看到电子大屏上的各项数据、视频实时跳动更新,实现如此高效运行,要依靠“万物互联、云端思考、数据智理”的鼓楼智脑。

“我们构建了数据云上汇聚、全域动态感知、高效协同处置、智能监测预警四大核心能力,汇聚6500万条核心数据,建成15类主题库30多个应用子系统……”说起鼓楼智脑,鼓楼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周荣波如数家珍。

参与数字鼓楼建设十余年,他亲历了数字鼓楼的飞速发展,自身也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钻研中成长为信息化的行家里手。

中心平日里进行着“一线处置”、12345平台、城市数字管理等的指挥调度,与鼓楼智脑系统及各类平台紧密关联,自然少不了过硬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一线处置’机制在社会治理中获得良好成效,能不能延伸到解决企业建设、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面对新需求,周荣波和同事们迅速响应,参与组织开发了“企业服务”专属模块,实现随时随地填写诉求,现在已覆盖鼓楼全区超13万家经营主体。

在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有许多像雷锋一样的“螺丝钉”。中心采用进驻和派驻方式,目前入驻了15个部门,实现资源共享、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协同作战。

一颗颗“螺丝钉”,在各自岗位上钻研精进,使城市这台大机器运行得更顺畅、更高效,助力鼓楼区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区奖”,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综合基地。

在解决难题上钉得准

“铜盘路转进崎上路右手边小区的围墙,明显倾斜、破裂,看上去似乎就要倒下去了!”

收到群众发来的诉求,五凤街道启动“一线处置”机制“呼叫”了鼓楼区建工集团,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也出动了。“一线处置”项目组团队经办沈文博还记得,当天风雨交加,必须及时行动,才能消除安全隐患。他们为此赶赴一线督促问题解决,坚守到凌晨1点多,危墙被连夜拆除才离开。

鼓楼区在全国首创“一线处置”机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赋予基层自下而上的呼叫权、考评权和监督权,区直部门、市直部门乃至党建联盟单位、社会组织,限时到一线报到、会商解决问题,形成全域智治、高效协同的治理格局。

呼叫得准不准、处理得好不好,这些都是“一线处置”项目组团队关注的重点。“处置的流程和结果全程在系统中留痕,我们对每一件诉求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沈文博说,现场监督、跟踪回访已是常态,对“未来式”的答复退回重办,改变了原来事项答复即办结,解决“治标不治本”。

“好评,点赞,马上就办!”“感谢,家在鼓楼真好!”……质朴的话语,道出群众的心声。

一锤接着一锤钉,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认准目标,确保群众诉求干一件成一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运行以来,鼓楼各街镇、社区运用“一线处置”呼叫部门,100%得到有效响应,精准解决3.4万多个“急难愁盼”事项。

在服务群众上拧得牢

“收到差评怎么处理?我们100%回访!”谈及“一线处置”、12345等各平台碰上的“疑难杂症”,“智慧鼓楼”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旭东如是说。

去年就有这么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福圆花园小区A座居民在12345平台上反映,消火栓无水带、无水枪、无门的“三无”问题给生活带来困扰。处置部门答复了问题,得到“不满意”的评价。

“回访得知,原来是筹措的维修资金不足,导致项目停滞。”陈旭东说,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区领导巡查轮值会议专题研究,明确由温泉街道、区民政局通过“参与式预算”微实事协商、启动“准物业服务中心运行费用及税收补贴”,多方合力筹齐资金。不久后,诉求人给出好评,还写道:“感谢你们的努力,福圆花园各栋各楼层消火栓的水带、水枪等零部件已全部更换。”

干字当头,实字托底,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解决顽疾敢深入,为民服务初心不动摇。

不仅“当下改”,更要“长久立”。为此,中心定期开展“回头看”,对高频、共性问题和群众不满意的事件,进行综合评判、回访调查、分析原因,推动机制建立。近年来已梳理出餐饮油烟扰民、景观改造遗留问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等焦点,出台了《餐饮业油烟污染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助力办成“长者食堂·学堂”等一大批老百姓“家门口”的实事好事。

时代的变迁,令雷锋精神历久弥新。一件件诉求解决,一个个机制建立,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坚持以“民思我想、民需我为、民困我帮、民求我应”为宗旨,不断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莫思予 彭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