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区县速递 > 台江 > 正文

丫霸!“融媒见福”采风活动走进“福”街

2023-02-27 19:21:30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2月27日讯(通讯员 邱陵)2月26日下午,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与媒体融合处、中共福州市台江区委宣传部指导,福州市台江区融媒体中心主办的“融媒见福”采风活动在台江区“福”街举行,中央、省市重点新闻单位的记者、网络名人和特约评论员组成的20余人采风团,探访体验南方日报社、“福立社”脱口秀剧场、中平旅社“福”文化会客厅、87号艺术空间、大花猫剧本杀、福文化博物馆,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媒体报道,展现台江区深入挖掘“福”文化的生动实践。

采风活动现场 台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1年以来,台江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推动“福”文化传承创新的决策部署,依托苍霞历史文化街区,着力打造中国第一“福”街。街区总占地124亩,商业面积约3万平方米,包含34栋古厝建筑,设有3个“福”文化主题广场,目前引入了“福”文化博物馆、中平旅社“福”文化会客厅、百福长廊广场、福禄艺术中心等一批“福”文化标志性项目,以及福酒、福茶、福味、福艺、福乐、福创等33个“福”文化主力店,通过“寻福”“送福”“造福”“享福”四大主题,体验“食福味、观福艺、品福茶、听福乐、购福礼、留福影”等丰富的“福”文化特色消费场景,让群众乐享“福”文化大餐。

享福——南方日报“INK·BAR”

这里原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南方日报》社旧址。这座古建筑是两层砖木结构的近代西式建筑,石墙裙,拱形百页门窗,二楼栏杆是绿色的琉璃花瓶状。当时《南方日报》与胡文虎创办的《星闽日报》宣传时代进步思想,为中共地下党活动的重要喉舌。《南方日报》作为当年的福报,为八闽儿女输出世界先进思想,为民众带去福音。如今改为咖啡酒吧,新时代新业态,让古建筑迸发新的活力,为现代年轻人提供一处新消费体验,享受新时代之福。

享福——“福立社”脱口秀剧场

这座古建筑建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497平方米,为洋门脸、前店后宅的商铺民居。解放后改为光明眼镜店,曾经作为洗染店、商铺、民居等。2019年7月,光明眼镜店列入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目前,打造为“福立社”脱口秀剧场酒吧,让更多人通过脱口秀分享生活,直面人生,让生活多一点幽默,多一些快乐,享受新时代新幸福。

中平旅社(福文化城市会客厅) 台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享福——中平旅社(福文化城市会客厅)

中平旅社的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嘉宾洋菜馆”,因出品了福州的第一块牛排而红极一时,著名翻译家林纾、文学家郁达夫都曾是它的“座上宾”。如今,将其打造成集艺术展览、文创潮玩、文化交流、 研学体验、网红咖啡等为一体“福”文化标杆展示窗口,向广大市民提供沉浸式的“福”文化体验。

目前,正在展出青年艺术家池志海的台江历史旧照片、2022福建“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南台来潮”海峡两岸文创设计大赛作品以及青年版画家田雄的个人作品等。

87号艺术中心 台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享福——“87号艺术中心”

87号艺术中心前身为庆菁钱庄,由合春商行老板杨文畴创办,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钱庄、当铺。这座古厝占地面积756平方米,沿街是西式立面,外墙以青砖为主,红砖点缀其间,显得美观大气;内部为传统中式木结构,为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如今将它升级打造成艺术的殿堂,推动“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这里的展品精选自 2022 福州国际城市雕塑大赛,作品充分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进一步提升福州城市公共艺术品质。

享福——大花猫剧本杀

这里是林素园故居 (荔枝弄39号、13号)。林素园,祖籍长乐,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工诗词、擅书法、精通文史,著有《摘星集》诗稿四卷和《台湾纪要》《中菲交通简史》《屈原年谱及大事记》等,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荔枝弄39号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836.15平方米,为三进合院式民居建筑。2019年7月列入福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荔枝弄13号古民居紧邻荔枝弄39号,坐南朝北,为清末民初建筑,共三进,面积1317.75㎡,为不可移动文物。现打造成为大花猫剧本杀,推出“福”文化主题剧本杀项目。

“福”文化主题展示馆 台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寻福——“福”文化主题展示馆

福建是唯一以“福”命名的省份,“福”文化在八闽大地历史悠久、底蕴浓厚。这里是由福建博物院负责打造的全国首个“福”文化主题展示馆。此地原为高稔(清末进士、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朝元、曾任民国海军部副秘书长)故居。位于金鱼里南侧,坐东南朝西北,始建于清末民初,采用福州地方建筑传统手法建造而成,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构架,硬山顶,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是研究清代福州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与风格的重要实物,现为区级文保单位。

在这里,通过丰富的实物和图片,生动展示千百年异彩纷呈的“福”文化遗产,深情述说八闽人民与“福”文化的不解之缘,深刻诠释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接下来,台江区将持续提升街区一期,加快推进二期建设,争创全国最美“福”街,为福建打响“福”文化品牌贡献台江力量。

提速建设文化项目。聚焦“寻福、送福、造福、享福”,进一步招引优质项目,重点打造福创、福艺、福味三大“福”文化主题区,构建具有台江特色的“福”文化IP。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福”街建设与“闽江之心”高品质打造、上下杭保护开发相结合,打响“福旅”品牌,全力落地闽货商店、品牌首店,助力福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全力鼓浓文化氛围。深入挖掘“福”街、苍霞等台江历史文化、商贸文化故事,创作一批文化作品,打造沉浸式体验街区,常态化举办文化活动、论坛等,推动“福”文化不断深入人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