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正文

连江法院召开打击盗采海砂犯罪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2-10-28 16:17:29 作者:黎臻懋 朱翠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瑜辉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连江10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黎臻懋 通讯员 朱翠霞)连江县是海洋大县,海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3%,为进一步加强对辖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和惩罚盗采海砂犯罪,近日,连江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审理的盗采海砂犯罪典型案例和近年来打击盗采海砂犯罪工作情况。

一是重打击。依法从重从快惩处非法盗采海砂犯罪案件,保持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高压态势。2021年以来,连江法院共审结非法盗采海砂犯罪案件38件86人,有力惩治了犯罪分子。其中,审结“4.28非法采矿”系列案件27件57人,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林某霞、林某师夫妇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十个月、六年三个月,并处罚金,没收扣押、冻结在案的违法所得,并继续追缴违法所得;案件其余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三年一个月至六年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及没收违法所得等。审结的王某章、康某川等人非法采砂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是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二是强联动。加强与福州市海警局连江工作站、连江县检察院的沟通联动,建立查办海上犯罪案件协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惩治海上犯罪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打击海上犯罪工作合力。与村委会联合设立“海洋生态文化司法保护工作站”,联动海洋与渔业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成立海洋生态联合保护办公室,通过行政、司法的多方联动,构建协作平台,提升海洋保护的工作合力。建立驻河长制办公室法官工作室,完善水资源保护机制,推进连江水系综合治理。

三是创修复。深化涉海环境公益诉讼,坚持“刑罚+修复”并重,要求被告人通过赔偿生态损失、缴纳修复保证金等方式承担破坏生态资源的民事侵权责任。设立生态修复专用资金账户,扎实推进“增殖放流”“海砂回填”等措施修复受损生态,在黄岐后沙设立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全省首家引入民间环保公益组织作为修护代履行人,代为履行修复义务。制定出台《关于在刑事审判中开展海洋碳汇司法修复补偿机制工作方案》,创新“蓝碳”修复新举措,审结全国首例适用认购海洋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刑事案件。创新“红色涵养”固碳体系,全市首例引导被告人委托专业机构补植红树林进行替代性修复。

四是促宣传。依托“生态审判海上巡回法庭”,在盗采海砂多发地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实现“办好一案、规范一片”的审判效果。完善普法宣传队伍,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人群开展精准式、分段化普法宣传活动。携手连江县黄岐四海环保者服务队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联合开展净滩、海漂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审理的非法采矿案件情况,制作原创微电影《蓝色“碳”路者》,并拟在盗采海砂多发地建设教育基地,持续扩大案件审理的影响面、宣传面,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警醒作用,持续提升宣传效果。

下一步,连江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严厉打击盗采海砂犯罪案件;强化联席会议、会商研判机制,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修复机制,开展科学、有效、立体的生态修复措施;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综合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作用,开展形象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海洋保护意识,为连江县海洋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筑牢司法保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