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县:以“三个三”推动综治中心赋能基层治理
2022-10-27 11:34: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0月27日讯(通讯员 池剑雄)近年来,闽清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的部署要求,在推进综治中心标准化、智能化、实战化建设上狠抓落实,筑牢基层平安建设一线阵地,有效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创新“三个统一” 推进实体化建设 一是设立规范统一。为更好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闽清县、乡(镇)、村三级统一设立综治中心,建成上下对应、配套联动的综治工作体系,同时将县综治中心年度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中心规范运行。全县共建立1个县级综治中心、16个乡镇综治中心、70个村级片区综治中心。 二是连片管理统一。根据辖区内空心村多、相邻村为同一宗族等实际特点,对全县271个村进行优化整合,划片成立村级片区综治中心,采取多村连片综合管理,并选聘片区村一名优秀的网格员担任管理员,形成综治合力。 三是队伍管理统一。针对农村人、财、物紧缺的现状,在福州市率先探索网格员队伍整合,将综治、民政、残联、农技、食品安全“五大员”整合成一个村级网格岗位,网格员工资按户籍人口数分三档(户籍人口1500人以上的村1100元/月;户籍人口500—1500人的村资900元/月;户籍人口500人以下的村资700元)。 截至目前,全县共配备294名网格员,该经验做法也在全福州市推广。 坚持三个“整合” 打造智能化平台 一是创新开展基层队伍整合。闽清县以建设大中心为目标,高效整合县综治中心、网格服务管理中心、诉非联动中心、人民调解中心、群防群治联勤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等6个中心,推动建立“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格局,为有力推进福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基础。 二是持续优化功能平台整合。采取“1+N”模式,在县综治中心并入综治网格平台、综治视联网、公安视频监控平台、移动看家管理平台、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平台和闽清县平安智慧小区管理平台等6个平台,打造形成集分析研判、监测预警、联动指挥、综合治理于一体的“市域社会综合指挥平台”。 三是全面推动视频资源整合。全面整合公安、单位、群众视频监控,对重要场所、重点部位、人群聚集地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积极探索“建、联、管、用”的平安·智慧乡村建设,在全县建设10837路平安乡村“小探头”,实时开展平安指挥调度,进一步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截至目前,在综合指挥平台上整合的视频探头共12251路。 做好三篇“文章” 发挥实战化效能 一是做好“稳”的文章。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主要职责,严格落实信访“六诊”机制,每月定期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六类重点人员进行排查走访,县、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反常人员的跟踪,最大限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走访重点人员114022人次,上报矛盾纠纷8285条。 二是做好“安”的文章。整合村组干部、平安巡逻队、保安等巡防力量,建立社会治安四级巡逻防控机制,每日开展一次治安巡逻;组织“闽清人说平安闽清故事”系列宣讲活动372场,以接地气的语言宣讲平安建设、国家安全和防诈骗等知识;对邪教组织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64次,及时掌握在册涉邪人员动态,持续做好实时管控,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三是做好“治”的文章。按照“规模适当、有效覆盖、边界清晰、便于服务”的原则,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建立309个县、乡、村三级网格服务管理中心(工作站),按照一格一员配备警务力量,梳理部门管理事件11大类、197项,实现29个部门入格,将治安巡逻、疫情防控、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集成到网格,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健全平战结合的网格治理体系,结合“无疫村居”创建细分“微网格”2892个,参与防疫摸排7800余人次。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