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一便利店因过期方便面赔付消费者千元
2022-08-18 16:59: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瑜辉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8月18日讯(本网记者黎臻懋通讯员 胡秀锦)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国民生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每一个“安全关”都不容忽视。近日,闽侯法院依法审结一起涉过期食品的产品责任纠纷案件。 2022年2月15日,小张(化名)在某便利店花2.42元购买某品牌方便面,回家后发现该食品已过期。小张第一时间返回便利店索赔,表示其多次在店里买到过期食品,此前均不予追究,现在要求便利店按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赔偿1000元。收银员则表示只能接受予以退款,不同意赔偿。双方争执不下,经市场监督管理局协调后仍未果。小张遂诉至闽侯法院,要求该便利店赔偿1000元及精神损失费、误工费2000元。 在全面了解事情经过和双方诉求后,法官结合相关判例向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经调解,该便利店经营者意识到因自身未及时清点排查货架商品导致消费者购买到过期食品,应承担赔偿责任,愿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赔付小张1000元并向小张道歉。小张接受便利店经营者的道歉,并同意放弃对精神损失费及误工费的主张。 本案中,小张花2.42元购买了某品牌方便面,根据其提供的购物发票、食品包装袋,以及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诉的事实,可以认定小张购买的食品属于过期产品。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小张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还可向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对于本案被告经营者来说,其理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机制,有义务避免过期食品上架。被告在工作上管理不到位,显然存在疏漏,应当为自己销售过期食品的行为承担责任。 法官提醒,作为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做到依法经营;建立食品保质期预警机制做到依规经营;定期检查货架及库存,不销售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做到合理经营;不虚假、夸大宣传做到谨慎经营;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做到诚信经营。作为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最直接的监督,在购买任何商品前,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产品信息,养成安全消费的好习惯;若买到过期食品,应注意留存购物发票、过期产品等相关凭证。 |
相关阅读:
- [06-26] 福清一都镇东山村跻身“中国传统村落”
- [06-17] 福清公安局龙江派出所开展迎“七一”党日活动
- [11-27] 福清市7批食品抽检不合格被通报
- [11-26] 福清推动三产指标增长提速 紧抓项目建设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