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澳科技成果(长乐)三创基地揭牌
2022-07-25 09:40:55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创新新区,智汇未来。24日,海峡两岸及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论坛在福州新区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论坛举行了深港澳科技成果(长乐)三创基地揭牌仪式、专家主题演讲,活动亮点纷呈,进一步加强了长乐区与海峡两岸及深港澳的交流合作。 论坛现场,展开思想碰撞。记者 余少林 摄 三创基地成立 共同推进创新创业 海峡两岸及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要素最为聚集的地区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海峡两岸及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论坛成功举办。 作为论坛的重点环节,深港澳科技成果(长乐)三创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据了解,为加强长乐区与深港澳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创新创业,长乐区与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达成一致,历经一年精心筹备,共同成立深港澳科技成果(长乐)三创基地。 长乐区与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合作共建深港澳科技成果(长乐)三创基地,携手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造长乐区科创飞地,引才引智,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三创基地将依托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共青团中央“创青春”大赛等活动,以及长乐优势产业集群、福建省商务云、政务云等大数据产业平台,吸引深圳、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创业创新人才落地长乐,共同开发利用长乐区算力资源,打造算力集市,建设数字化生态系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深港澳科技成果(长乐)三创基地挂牌成立,必将有力促进应用技术融合创新、产业链协同配套,推动更多科技创新的‘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有效有机衔接,共同缔造更多科学家与企业家‘双向奔赴’的美好佳话。”长乐区领导表示。 专家交流碰撞 共话科技成果转化 论坛上,专家、企业代表进行主题主旨演讲,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展开思想碰撞。 香港中国创新创业协会创业总监李汉强从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立体思维出发,以硅谷经验为例展开演讲。 李汉强关注产品的生命力,认为产品生命力的来源在于高科技转化、找到刚需群体,也就是运用科技唤醒产品的生命力,撬动市场刚需。因此,企业要深耕高科技领域推动企业高速发展,而这离不开企业高级人才的协同。 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创会会长、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张克科,以海峡两岸及粤港澳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切入点,阐述了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意义。 张克科认为,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应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优化区域创新环境,通过产学研融合,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等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 长乐本土企业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和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也进行了精彩演讲,各自分享了最新研发成果。 当天,圆桌会议将大会推向高潮。长乐相关负责人与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围绕海峡两岸及深港澳科技成果如何转移转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坚持创新驱动 提供广阔合作空间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长乐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长乐已成创新创业的沃土,将为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 在创新培育方面,长乐区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已达119家。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预计超过50%;全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达15.42件,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预计近7亿元,已有院士(专家)工作站31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企业技术中心48家、众创空间5家。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立足全域滨海、全域新城理念,长乐区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持续精准施策,强化人才引进培育。2021年,长乐共引进博士、硕士305名,引进台湾人才6名,引进台资企业13家;认定市级个人科技特派员39名和团队科技特派员8个、第一批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23名和团队科技特派员4个,实现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在乡镇全覆盖。 “未来,我们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聚焦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推动科技赋能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技术转移服务载体和市场体系建设,为长乐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重要窗口打造强劲引擎。”长乐区领导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