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正文

闽清:小橄榄 大产业 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

2022-07-20 11:05:00 作者:林张清 陈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巧玲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20讯(本网记者 林张清 陈艳)在福州市闽清县梅溪镇梅埔村,郁郁葱葱的橄榄树,让整个村庄入眼皆绿。闽清县橄榄种植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闽清县大力发展橄榄特色产业,推动橄榄主导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兴旺的产业勾画出乡村振兴新图景。近日,记者走进闽清县,探访小橄榄如何成为让农民增收致富“大产业”。

早在1991年9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闽清调研指导工作时曾指出,“闽清发展要做好山的文章,在闽江两岸大面积栽培高产优质的名优特果,迅速形成万亩橄榄”。一直以来,闽清县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谋划的方向奋勇前进,按照“创建梅溪新城,打造橄榄小镇”工作思路,全面推行“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多措并举发展橄榄产业,探索出一条富民强镇新路子。

在村民的引导下,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梅溪镇梅埔村的云溪漫谷小镇,漫步其中,微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波光粼粼的闽江,郁郁葱葱的千亩橄榄园尽收眼底。这是闽清目前最大的文旅投资项目。梅埔村党总支部推动该项目流转近5000亩配套用地,赎买用地300余亩,计划打造成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农文旅度假胜地。项目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特色文化底蕴,将进一步促进闽清做大橄榄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当地群众实际获益达1000余万元,村财每年稳定增加100万元。

“除此之外,梅溪镇还投资460万元建成梅溪橄榄生态文化公园、白河江橄榄民俗园,为橄榄观光、宣介提供阵地,吸引人流,招待客商,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闽清县农业局卞广全向记者介绍道。

打造橄榄主题文旅产业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闽清,了解闽清的橄榄,打破“藏在深闺无人知”的局限。然而,“打铁必须自身硬”,为打造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橄榄品牌,当地政府部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指导、打造绿色品牌等措施不断提高橄榄的品质,大力发展橄榄特色产业,变自发生产为有组织生产,变分散经营为集中连片经营,走基地化、市场化的路子,让闽清的橄榄形成区域优势、规模优势和商品优势,成为市场上的“独一份”。

“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改善,能为果园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卞广全表示,近年来闽清县加快推进完善橄榄种植带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各种项目扶持资金和专项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修建机耕路、修复灌溉用的水库和山塘,铺设灌溉管网等,建成了梅埔、石湖等10个村标准化橄榄种植基地和水肥一体化实验区建设。

橄榄种植户张孔江和他的“致富果” 东南网记者 林张清 摄

种植户张孔江家中有100余亩橄榄林,种有橄榄树1000多棵。去年,他家的橄榄年产6万多斤,收入近130万元。和村里大多数种植大户一样,张孔江成立了橄榄种植合作社,吸纳13户社员,橄榄园占地3万余亩。合作社这两年发展很好,这得益于政府在技术方面的帮扶。“每周都有科技小院的技术人员定期来指导我们农户种植,不定期还有专业技术人员来当地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橄榄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张孔江说。据了解,通过县级部门牵线搭台,当地与中国科协农技协等科研平台合作建立闽清橄榄科技小院。此外通过县“三农”服务超市对接多名省级科技特派员,为闽清橄榄种植建立起涵盖大学生、农户、教授的多维人才体系。

“我们现在都只需要负责种好橄榄,销路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每年周边省的橄榄收购商都会主动来收。”张孔江高兴地说。在专业科技指导下,当地农户采取高接换种技术,成功培育改良出“灵峰”“梅香2号”“小个子”等10多种名优甜榄品种,入口脆、无涩味、回甘好、有清香,成为橄榄界的“好味招牌”,吸引收购商主动前来。

“近年来我们探索研发出咸橄榄、橄榄茶等几十种以橄榄为原料的蜜饯和保健类产品,另一方面培育扶持一批橄榄加工企业发展,建造冷库,也极大程度解决果农销售的后顾之忧。”卞广全说。

据统计,2021年底闽清县橄榄种植面积3.5万亩,从业户数2934户,年产量达2.74万吨,核心区年产值达6亿元,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5亿元,是福建乃至全国橄榄的主产地,其中白河江自然村全村年人均橄榄收入达13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