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福州南屿庄巧生院士旧居已修复 将建成文化馆

2022-05-11 09:56:28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

5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庄巧生出生于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五都村。10日,记者走进五都村,探访庄巧生与家乡的故事。

修缮后的五都村庄巧生旧居。

父母卖房供他读书

五都村位于旗山脚下。五都村宁观自然村89号是一座土木结构的百年祖宅,庄巧生于1916年8月在这里出生。

村里老人告诉记者,庄巧生的母亲和祖母当年都在家务农。从庄家祖宅放眼望去,宁观自然村水田众多,现在盖满楼房的地方以前都是农田。庄巧生的童年浸润在田地里的稻香和房间里的书香之中。

已故的南屿镇五都村退休教师庄友琴和村民庄友义,都曾是庄巧生儿时的玩伴。据他们生前回忆,庄巧生的父亲于中等师范毕业后,远渡重洋到荷属苏门答腊的一个荒僻小岛上,在当地小学教书。庄巧生在5岁那年,随家人迁居南洋,就读于当地华侨创办的小学。

1925年初小毕业后,庄巧生随家人回到福州城内定居。一家四口仅靠庄巧生父亲教书的微薄收入度日。庄巧生小时聪明过人,虽家境贫寒,但受父辈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福州私立三民中学就读时还因成绩优异而减免了几年学费。

为供孩子读大学,庄巧生的父母先后卖掉与人合建的房子和农村的祖屋。这一举动为人钦佩,令乡亲们口口相传。

去年,庄巧生(右)和庄文颖(左)在北京家中观看五都村宣传视频。

父女双院士成佳话

1939年2月,庄巧生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庄巧生毕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带头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为我国小麦生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他积极探索改进育种方法,推动数量遗传学和计算机在中国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是国内较早倡导使用三交和复合杂交的少数育种学家之一;他主持“六五”和“七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编译多部专著,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以及繁荣作物科学作出重要贡献。他一直把“要跌打滚爬在麦田中,学会同小麦对话”作为自己从事科学实验的座右铭。

庄巧生先后主持育成以华北187、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2号、丰抗8号等为代表的4批共20多个高产抗病早熟冬小麦新品种;指导育成中麦175、中麦895等10个优质新品种。他为解决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小麦锈病、倒伏等问题发挥了带头作用。

在庄巧生的言传身教之下,他的女儿庄文颖成为一名著名的真菌学家,推动我国真菌学科的发展。2009年,她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演了“父女双院士”的佳话。

为故乡蝶变而感动

庄巧生院士一直保持着与家乡的联系。去年6月,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安排代表团,专程前往北京拜访庄巧生、庄文颖两位院士。

看到视频里五都村故土的新貌,庄巧生激动得红了眼眶:“五都村变化太大了!当年的小山村,如今真的变成‘富美乡村’了。”

得知高新区将以两位院士的事迹为励志教材,建设双院士文化馆,打响五都双院士文化品牌,弘扬院士精神,当时,庄巧生、庄文颖非常感动,表示有机会将回老家、回高新区看看。

庄巧生曾谦逊地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育成十来个优良冬小麦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二是编写了几本与小麦或育种有关的专著,为国家农业科技事业留下些许历史记录。仅此而已,微不足道。”

建设双院士文化馆

目前,五都村的庄巧生院士旧居修缮工程已经完工,下一步将在此建成双院士文化馆,使之成为高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施工人员介绍,庄巧生旧居为土木结构,由前厅及两侧廊房构成,因年久失修,部分夯土墙损坏,木梁架朽蚀开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工程对老宅的主体结构进行了修缮,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老宅的样貌。

“修缮院士旧居对教育下一代很有意义,不仅能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还能让孩子们知道院士离他们其实并不遥远。”村民庄先生骄傲地说。(记者 徐文宇 通讯员 陈天然 郑丽敏 文/摄)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