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闽侯塘里村:空心村变“宝藏村”

2022-05-10 08:00:08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玮  作者:

闽侯塘里村:空心村变“宝藏村”

山清水秀的塘里村。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斑驳的门,诉说着岁月悠长;一条石板小路,蜿蜒而上,屋舍、菜地分设两旁。远处鸡犬相闻,炊烟几缕;近处流水潺潺,廊桥横陈……这些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美景。

这里是闽侯廷坪乡塘里村——村子充分发挥青山绿水的资源禀赋,发展休闲旅游业;村民发扬“红旗渠”精神守望相助,振兴乡村。

闽侯塘里村:空心村变“宝藏村”

房前屋后种着油菜花。

凸显特色

打造深山“宝藏村”

塘里村距离福州市区约100分钟的车程。地处深山的它曾经是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偏僻之处。然而,如今这里已然成为令人着迷的“宝藏村”。

刚入村口,便可见绿水青山环绕着黛瓦白墙。步步深入,一路皆是美景。保存良好的古民居依山而建、临水而设,堆叠出一幅错落有致的美丽图画;依山傍溪的红旗渠,形成了一处“渠在天上走,溪在地下流”的独特人文景观;古朴精致的塘里廊桥如长虹卧波,横跨在溪流两岸,动静交融、相映成趣……这幅美丽的“画卷”给这个古村抹上诗意盎然的底色。

除了观日出、看晚霞、赏云海外,游客在塘里村还能进行竹漂、皮划艇等亲水活动。这里还是星轨星空摄影、银河摄影等微光摄影的好去处。

塘里村的古朴韵味和旖旎风光,不仅让游客流连忘返,还吸引各类教育机构来此开展写生、摄影等夏令营活动。闽江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也相继在此建立了大学生研学、游学基地。

凭借多年从事园林绿化工程的经验,塘里村村支书郑能存深知耗巨资用钢筋混凝土大兴建筑,不仅与田园风光格格不入,也难以长久吸引人气。乡村振兴就应该凸显当地特色,让游客体验乡村田园慢生活。

闽侯塘里村:空心村变“宝藏村”

廊桥修旧如旧。

村民一心

发扬“红旗渠”精神

2018年之前,塘里村老人空巢、产业空乏,年轻一代外流,俨然一副“空心村”的模样。2018年,了解村里的山水环境、古廊桥、古民居等情况后,塘里村村两委认为,只有人员流动,才能带动乡村发展。为此,该村重新修复村里有近百年历史的廊桥,将把它打造成一处网红打卡点列为首要任务。但是,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七成,不仅劳动力严重不足,而且修复资金短缺。

“劳力不够,我们就做义务工”“资金不够,我们就就地取材”……廊桥修复的消息传出后,少则300元、多则3000元,村民纷纷力所能及捐钱,仅5天时间筹到了近9万元。为了弥补剩下的资金缺口,村民积极参与到捐物、做义务工的队伍中去。比如,每天来做义务工的依伯们换了一批又一批,确保工程不停工;妇女们不时送来茶水点心犒劳施工人员。一些废弃老屋的构件也被重新利用,作为廊桥修旧如旧的材料,用以节省开支。

闽侯塘里村:空心村变“宝藏村”

泛舟看风景。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民为了改变农村缺水缺电的旧面貌,同工同酬,历时5年在悬崖峭壁上劈山凿石,人工修建‘红旗渠’的火热场面。那股团结劲头让我们塘里人倍感自豪。”时任塘里村村委会主任郑心光说,仅用时一个月,村里这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廊桥不仅修旧如旧,还多了一个滨水平台,成了不少摄影爱好者的取景佳处。塘里溪两岸合计300多米的景观护岸,也是村民们不计报酬,通过自己的双手,用鹅卵石一块一块垒砌而成。

在接下来的乡愁改造、2021年闽侯县乡村振兴试点村等乡村提升工程中,“红旗渠”精神总能让塘里村村民们守望相助。塘里村内实施的每一个乡村振兴项目,总能收获超越工程预算金额的实际效果。

2020年,塘里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闽侯塘里村:空心村变“宝藏村”

老屋改为茶室供游客免费使用。

蝴蝶效应

振兴举措连连

“塘里村的持续质变引发了一连串蝴蝶效应。”廷坪乡党委书记陈铭说。

2019年,通过邀请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等专家共同探讨,塘里村制定了《闽侯县廷坪乡塘里村“溪塘里美”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此开始向休闲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特色路径出发。

同年,塘里村成立了福建省溪塘里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有机蔬菜,结合土鸡、土鸭、黄牛、本地山羊等农牧产品,建设“溪塘里美”产业园,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品牌。目前,村里已有21户村民与该公司合作。“公司+农户”模式,成功为18名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指导,每户村民年增收约3万元。

闽侯塘里村:空心村变“宝藏村”

闽侯廷坪乡塘里村充分发挥青山绿水的资源禀赋,发展休闲旅游业。记者 石美祥 摄

2020年11月,塘里村村两委与闽江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挖掘村里的畲族传统元素,开发文创产品及畲族服饰,创作刺绣镜子、刺绣包装、抱枕等文创产品。并且,学院师生还对村民开展“输血式”培训,帮助村民掌握技术,共同打造富有畲族特色的文创产品。

现如今,以塘里村为基点之一,由廷坪乡党委、政府牵头建设的“廷坪乡汶合至塘里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雏形初现。

陈铭表示,未来塘里村党支部将领办闽侯县森林人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入股,以“生态农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优质高山无公害果蔬种植、牛羊养殖等,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进一步健全登山步道、露营平台、休憩平台等基础设施,打造房车基地,增强旅游功能,将老旧房屋改造为特色民宿,唤醒农村沉睡资源。

红旗渠。

交通小贴士

从福州市区出发,经福州绕城高速、京台高速,再走县道114、115可至闽侯塘里村。(记者 陈木易/文 石美祥/摄)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