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即日起,福清全面暂停祭扫活动

2022-03-24 10:12:26 作者: 来源:壹福清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随着清明节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密集,疫情传播风险倍增。3月23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推动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即日起,我市全面暂停现场祭扫活动,严禁上山祭扫,倡导开展网络祭扫。

具体内容——

1全面暂停祭扫活动

即日起,我市全面暂停所有公墓陵园(含小南洋公墓及其他坟墓安置区)、骨灰楼(堂)、生命公园、宗教场所、农村传统墓葬区及其他散葬坟墓等场所祭扫活动,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各公墓陵园、骨灰楼(堂)、生命公园等殡葬服务机构将组织开展一次集体代为祭扫活动。

2严禁人员上山祭扫

全市范围内禁止人员上山祭扫。各镇街、村(社区)、农场将强化管控,在上山路口设立疫情防控、防火宣传服务站,做好祭扫人员的劝返工作。

3倡导网络祭祀

清明将至,为确保群众健康祭扫、安全祭扫、文明祭扫,市民政局倡导公众采取网络祭扫、居家追思等安全文明方式寄托哀思。网上祭祀方式如下:登录福州市殡葬协会开设的“清明纪念网”或福清市生命公园网站(www.fqssmgy.com)开展网络祭祀。

慎终追远,在心意而不限于形式。

当前,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这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关键时期,请广大市民理解、配合防疫工作,积极参与网络文明祭扫,共度一个健康节俭绿色安全的清明节,为坚决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贡献一份力量!

福清市出行防疫政策

一、入境人员:经我省口岸入境的,严格实施14天集中医学观察,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目的地为福清市的入境人员,点对点接回目的地后继续实施7天居家医学观察;目的地为福清市外的入境人员,点对点送上返程交通工具,不得在福清市逗留。在人员入境时,以及集中隔离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其中第14天应同时采集人、物、环境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者方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在居家医学观察第2天、第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解除居家医学观察。在福建省外口岸隔离满14天的入闽人员,在入境后21天内返回福清市内的,仍要实施居家医学观察直至满21天,同时在入福清市第1天和解除居家医学观察前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二、高风险地区入(返)融人员:实施集中医学观察14天,医学观察的第1、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建议第3天加做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

三、中风险地区入(返)融人员:实施居家医学观察14天(如无居家隔离条件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建议第3天加做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解除居家医学观察。

四、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其他低风险地区入(返)融人员:实施居家健康监测14天,第1天、第3天、第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解除健康监测。

五、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其他低风险县(市、区、旗)入(返)融人员:在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的基础上,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入(返)融,实施健康监测14天,并于第1天、第3天、第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六、对出现本土病例但尚未调整疫情中高风险等级的地市(重点关注地区)入(返)融人员:在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的基础上,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入(返)融,自我健康监测14天,并于第1天、第3天、第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七、从事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或返乡前要向所在社区、村(居)委会和所在单位报备,需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有序出行或返乡。

八、其他未发生疫情地市入(返)融人员:健康码绿码,体温正常,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在我市有序流动。

九、对2月27日(含)以来泉州入(返)融人员:实施严格的7天居家医学观察+7天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并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社区要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十、健康管理起算时间:以上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及重点关注地区入(返)融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实施时间从抵融时间起算,已经超过14天的,需进行1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解除健康管理。

防控政策将视最新疫情动态和风险研判适时调整,必要时对部分涉疫地区来(返)融人员采取提级管控措施,具体以市指挥部的文件或通告为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