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文化的爆款“方法论”
2021-11-29 09:16:37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长期占据天猫立体书销量榜首、26家线下店利润超网店…… 葫芦文化的爆款“方法论” 葫芦文化出版的立体书。记者 郑帅 摄 福州日报记者 朱榕 在薇娅直播间,《我们的新年》立体书一分钟狂卖3万本,销售额达200万元;《打开故宫》获立体书届奥斯卡——梅根多夫大奖,发行当年即销售近40万册,码洋高达2亿元。这些引爆童书市场的爆款,都来自同一家福州企业——福建葫芦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葫芦文化)。 葫芦文化是从电商起家的,10年时间,从一家图书电商迅速成长为以童书发行为基础、IP孵化与开发为核心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销售图书逾万种,在天猫销售额仅次于当当、新华系,拥有近600万终端用户,去年主营收近5亿元,而且每隔一段就有爆款问世。它的流量密码在哪里? 在仓山的企业总部,副总经理林炳坤向前来参观的媒体大V展示了企业的几款爆品。《我们的新年》一打开,就引来阵阵惊呼,精美的纸艺展示东南西北地区的年俗,节日庙会、安塞腰鼓、南方花市、北方家宴一一呈现。扫描二维码,还能听到爆竹声、拜年方言、锣鼓声、烟花声等。这本书长期占据天猫立体书销量榜首,是葫芦文化的得意之作。 2015年,葫芦文化开始切入童书细分市场,找准了赛道后,一路狂奔,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 做童书,最重要的是什么?林炳坤的答案是内容创作。凭借强大的渠道竞争力和近6000万终端用户数,葫芦文化培育出越来越敏锐的爆款嗅觉,开始向上游图书策划方延伸,通过市场大数据分析策划选题,再授权给出版机构。目前其旗下有12家出版策划公司,20000多人的策划和创作团队。“我们自有版权图书销售量占35%,但贡献了80%的利润。”林炳坤说,这就是内容创作带给企业的甜头。 企业的第二个流量密码是不断“拥抱变化”。在天猫头部阵营站稳脚跟后,葫芦文化“转身”奔向线下,先后开出绘本馆、儿童阅读推广基地、童书直卖店等线下门店。如今,葫芦文化在全国已开出26家线下门店,包括福州网红葫芦弟弟儿童阅读推广基地在内,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林炳坤透露,去年他们线下店的利润甚至反超网店,势头强劲。 就在大家认为葫芦文化仅是一个图书销售出版企业时,它又来了一次角色转型——依托10多年的电商平台运营经验,成长为互联网+文化软件和数据供应商,拥有44项软件著作权。 企业投入1.2亿元开发供应链及图书标准化信息库,已导入超110万册图书的标准信息,为图书电商行业提供一键式上架、第三方物流服务等。“1万多册图书的上架,如果光靠人工拍照、输入,20人团队在一天8小时工作制下,要花3个月,而使用标准化信息库,只要10分钟就能完成。”林炳坤说。 林炳坤告诉记者,随着双减政策出台,童书销售必将迎来增长,作为童书企业,将继续畅通直播带货等渠道能力,做好阅读推广等基础工作,为全民书香社会做出文化企业应有的贡献,也为企业未来上市下好先手棋。 大V点评: 新浪微博@草根小记任思言 为什么葫芦文化容易做出爆款?背后是企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强大的渠道竞争力和内容创作力。葫芦文化将童书做到极致,为中国儿童的阅读教育作出了贡献。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