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福州城区最大温泉康养综合体试营业

2021-11-19 07:03:49 作者:孙漫 阮冠达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福龙泉国际温泉水会试营业。记者 池远 摄

福州新闻网11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阮冠达)有毛巾、木屐和躺椅的澡堂“标配”,更有“温泉+酒店”“温泉+康养”与“温泉+闽式技艺”的升级版体验,18日,福州温泉澡堂老字号“福龙泉”迎来福龙泉国际温泉水会这个新成员。这也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温泉康养综合体。

全市最大温泉康养综合体有何特色

走出地铁2号线水部站,沿建华支巷向北行走逾百米,焕然一新的福龙泉国际温泉水会便映入眼帘。白色的外墙,灰色的玻璃幕墙,远远望去,犹如一座白墙灰瓦、古色古香的福州古厝。

“作为福州最负盛名的老字号,福龙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新开设的温泉水会总面积约23000平方米,是我们打造行业标杆、挖掘温泉文化的一次尝试。”聚春园福龙泉相关负责人介绍,古色古香的闽都文化渗透在福龙泉水会的方方面面。

一进浴池,两个高高悬起、旁边垂着麻绳的木桶吸引不少宾客的目光。一拉绳索,一桶热汤倾泻而下,令人大呼痛快。“这是福州传统文化中的挂汤,冲洗后再入池泡澡,让身体充分适应,更显舒适。”该负责人介绍。

融合擦背、刮痧、松骨等多种技法的闽式搓背技艺,是福州澡堂的独门绝技。如今,这门绝技在福龙泉得到传承。除了传统的泡汤搓背,福龙泉还增加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换件衣衫,走出汤池,丰盛的自助餐厅让人大饱口福。拾级而下,丰富的康养SPA包厢也可提供水疗康复、中药理疗、综合康养等多种服务。

“我们还打造了100多间内设温泉泡池的客房,将原汁原味的温泉带入室内,随时随地洗去疲劳、健体养颜。”该负责人说,福龙泉将继续传承金汤文化,挖掘传统技艺,拓展系列“温泉+”项目,让市民享受原汁原味的福州温泉。

龙头企业讲好福州“温泉故事”

从老字号澡堂与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到温泉开发与文化挖掘的结合,再到“温泉+”产业模式的探索,福州温泉正围绕“扶引龙头、集聚发展”的理念,坚持科学开发、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加快走好让温泉消费火起来、人气旺起来的新路子。

福龙泉、德天泉、源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温泉“名号”,带给市民游客在福州温泉的美好体验。为持续提升“中国温泉之都”的知名度、影响力,各温泉龙头企业努力讲好福州的“温泉故事”。

聚春园福龙泉公司是福州城区经营总面积最大、温泉经营网点最多的企业,每年接待泡温泉市民游客超80万人次。“除了福龙泉国际温泉水会,我们还升级改造了4家老字号澡堂,福龙泉温泉康养馆有望明年6月前开业,通过‘温泉+中医’‘温泉+互联网’‘温泉+酒店’等,满足不同市民的泡汤需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温泉文化挖掘课题,在加强老字号品牌保护同时,不少温泉澡堂、温泉会馆里还“住”进坊巷、古厝和老字号文化,马鞍墙、金汤龙脉碑、锈石对联、青砖拱门等遗址景观也把金汤文化细细道来。

国家四星级温泉企业——市水务公司下属福建海峡源脉温泉股份有限公司,也不遗余力做大做强福州温泉产业、传播福州温泉文化。基于“温泉+”及“+温泉”模式,公司创新原汤连锁经营模式,上线六一源脉原汤温泉和源脉丽人汤两家“大众汤屋”,“待‘数字温泉’智慧景区运营管理系统与‘数字温泉’智能化温泉供水系统启用后,福州温泉的发展还将乘上‘数字快车’。”

科学规划温泉资源保护开发

福州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分布广、储量大、水温高、水压大、水温高、埋藏浅等特点,可开采资源量约10万吨/日,全国省会城市中独一无二,自古就有“龙脉金汤”的美誉,2010年被评为“中国温泉之都”,是当时唯一获此称号的省会城市。

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局获悉,面对用好温泉资源、做足温泉文章、更好造福人民群众的大课题,在摸清温泉资源布局和储量基础上,根据各片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福州城区温泉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即将完成。按“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山海协同”的发展思路,根据城区各温泉的资源禀赋,福州市将充分挖掘打造桂湖、鼓台、螺洲、淮安、滨海五大温泉区,构建“山城江海,五泉联动”的产业空间布局。

年内,《福州市温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也有望启动编制,做好温泉产业发展具体布局的同时,力争先行启动一批温泉利用的示范项目,让“中国温泉之都”的城市名片更加耀眼动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