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福州九旬老人周与燊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2021-11-04 07:54:05 作者:林文婧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周与燊生前最喜欢这张身穿制服的照片。林双伟/翻拍

周与燊的家人接过红十字会授予的荣誉证书。林文婧/摄

福州日报记者 林文婧

“有一天,我会躺在实验台上。你们要在我身上好好做实验,多攻克医学难题,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成为一个真正的白衣天使。”3年前,福州老人周与燊作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参加福建医科大学举办的追思“大体老师”活动时作出这样的承诺。

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但也意味着他离开了——11月1日,周与燊辞世,享年91岁。3日上午,遗体交接仪式在其家中举行,家属按照老人生前的意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福建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老伴,答应你的事,我和孩子们都做到了!”捧着周与燊的脸,吕美兰跟丈夫深情地说道。

执着:

誓捐遗体 忙活了十六年

“我父亲是个执着的老人,认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周与燊长女周潭榕说。

周与燊在2005年看到《福建省遗体和器官捐献条例》的报道后,便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他跟我们说,‘这个好!人死了,不给后人和社会增加负担,还能为医学事业作贡献’。捐遗体,我们年轻人都不太能接受,何况一个老人。”周潭榕说,“不死心”的父亲把条例内容复印了好几份给他们传阅,而且逐条研究,给家人“洗脑”。

此后,周与燊多次召开“家庭吹风会”,把后事安排得明明白白。“记不清开了多少次会,主题永远只有一个:捐遗体!他担心我们不同意,还特意把会议内容打印成文字,让所有家庭成员签字盖章。”周潭榕说,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父亲生病不能说话之前,他都在极力说服家人——“答应我的事,你们一定要做到,不要‘违约’!”

为了确保在离世后能把遗体捐献出来,16年间,周与燊在福州市、晋安区以及建阳的红十字会都做了登记。

“向死而生,平凡老翁的不平凡选择,爸爸一路走好,我们永远爱您!”父亲去世后,周潭榕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告慰父亲,“虽说完全理解父亲,但他去世那天,我们子女还是很难作出这个选择。不过看到母亲态度坚决,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完成他的遗愿。”

感动:

一家五人 三个实现捐献

周与燊是2015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一。“感动”源于他积极宣传和坚持遗体器官捐献,而且力劝两个家人逝后捐出遗体器官。

周与燊一辈共有五个兄弟姐妹,周与燊排行第二。周尔和是他的弟弟,是周家首个捐献遗体的人,也是建阳捐献遗体第二人。

2014年,周尔和突发脑梗去世。在周与燊反复劝说下,弟媳终于同意捐献丈夫的遗体。周与燊通过红十字会,将弟弟的遗体捐给了福建医科大学。

2015年,周与燊的大妹妹周永珍在武汉去世,遗体捐给了同济医学院,眼角膜捐给了两名眼疾患者。实际上,离世之前她就在周与燊的劝说和周尔和实现捐献的影响下,签署了自愿捐献遗体登记表。

在这之后,周与燊捐献遗体的信念更强了,多次对子女说:“如果我走了,你们给红十字会打个电话,把我的遗体捐了就可以了。”

随后不久,定居香港的小妹周永华也是毅然而然填写了捐献表。

“‘捐躯为医学,忠魂留青山’,这是他对自己决定的坚持,也是对所有捐献者的致敬。”周潭榕说,父亲为弟弟写下的这句话,刻在了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也放在了自己的灵堂里,“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遗体器官捐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因为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方式!”

传承:

向死而生 感染着周边人

“父亲是一个特别节约、不爱麻烦别人的人,他在后事安排里特意说明简办丧事,并且不留衣冠冢、不设墓穴。”周潭榕哽咽道。

1949年,不到20岁的周与燊从马尾船政学校投笔从戎参加革命,随后从事政法和工商管理工作。一辆破旧自行车、一身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旧制服、一双解放鞋,就是他在工作中的标配。

自从获评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后,周与燊对自己愈发“抠”了,却对宣传遗体器官捐献工作乐此不疲。在他的感召下,不仅家人成了志愿者,儿女身边的同事也填写了捐献登记表。“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件平凡小事,社会却给予我一生中最高的荣耀。”周与燊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行为。

长子周武说:“父亲的一生,虽然平淡如水,但他非常懂得生命的真谛。”

“像周与燊老人这样,积极主动捐献遗体器官的老干部越来越多,极大地体现了老一辈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不平凡的人生,造就了不平凡的思想。”福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陈强说,如今越来越多人认同遗体器官捐献,中老年人签捐献遗体登记表的比例逐年增多,其中参加过革命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占比最大。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登记遗体器官捐献16197人。其中,实现遗体捐献299人;眼角膜器官捐献150人,让400多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实现多器官捐献126人,挽救367名重病患者。最小捐献者为婴儿,最大捐献者为103岁老人。

陈强介绍,为了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敬意,他们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除了告别仪式外,捐献者的遗体在用于医学研究后,骨灰会被水葬或花葬。捐献者的姓名会被刻在三山陵园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每年清明节前,他们都会邀请捐献者家属到纪念园参加追思悼念活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