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闽清培训互联网营销师 为家乡特产“圈粉”

2021-09-01 10:19:21 作者:林瑞琪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省璜镇村民尝试上播带货。(闽清三农服务超市供图)

福州日报记者 林瑞琪

“大家看,这是刚切好香糟鸭,香气扑鼻……”8月29日,在闽清县省璜镇政府三层会议室内,53岁的张玉妃坐在手机镜头前,向全国网友给家乡特产吆喝带货。这是闽清县互联网营销师培训课省璜专场现场。过去三天,该镇5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村民报名听课,跟随专业主播学习直播带货流程,并试水短视频剪辑。

张玉妃所在的第四组有8名成员,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30岁,有开饭馆的,有从事养殖业的,还有待业在家的妇女。“大家都是第一次尝试直播,也都想借着直播闯出点新名堂。”在张玉妃看来,网络打开了她们的眼界,大家也希望借网络让更多人看到家乡好物,因而所有人都铆足了劲。

带货带什么?得知小组成员刘水清是当地特产省璜糟鸭的经营户,大家一致决定,借着直播给家乡特产涨涨人气。

谁来做主播?张玉妃在外打拼多年,胆子大,不怯场,自告奋勇提出上播。

解说脚本怎么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起家乡菜的特色,再结合课上老师传授的“吸引力法则”,写出不少直播“金句”。

如何吸引网友眼光?大家商量着,定下几份糟鸭以秒杀价送福利,在网友秒杀时再送一份鸭爪……

一场试播下来,大家都收获满满。刘水清说,她家的糟鸭过去多是通过朋友圈和老顾客的介绍获得客源,这回试播后,她也打算与张玉妃继续合作,一同学习尝试。“希望我们的家乡风味能让更多人知道。”

课堂上,学员们带货的产品琳琅满目,吆喝声不绝于耳。同样火热的还有微信讨论群,课后大家争相发出作业,分享直播技巧。

在培训班现场,记者还看到了几名镇村干部来旁听。“我们村的农户有产蜂蜜的,有种李子和芋头的,我们回去就和他们分享,让大家也一起播起来!”省璜镇佳垅村村支书吴丽青说。

“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不少山区县特色产品普遍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闽清积极试水网络助农,直播、短视频的兴起指明了新方向。“但在这一新领域,仍存在较大人才缺口。”闽清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闽清县人社局携手县委网信办、县三农服务超市、县妇联等共同打造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今年计划培训互联网营销师1000人。

今年6月开班以来,培训班已在6个乡镇举办7期,累计培训860人次,并在县三农服务超市、塔庄口袋精酿等地设置直播室,让村民们带着产品就能上播。

闽清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培训班,该县将培育一批本土特色产品的直播网红和“梅好闽清”乡村代言人,将“梅好闽清”系列好风光、好产品、好景区通过短视频、直播形式宣传出去,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