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台风过后路边冒出成片野生蘑菇 医生提醒勿采食

2021-08-11 09:55:40 作者:陈丹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融侨锦江悦府小区内的草地上长出不少白蘑菇。

福州新闻网8月1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通讯员 林娟/文记者 石美祥/摄)台风“卢碧”带来连续强降雨,这些天,福州不少市民发现,自家楼下、马路边的草地、树根附近长出成片野生蘑菇。这些蘑菇有的“一身素衣”,有的色泽鲜艳。

“可别看着馋嘴就想采来吃。”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急诊科主任张伟提醒,随便采摘野生蘑菇食用,容易和最近洗脑神曲唱的一样“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躺板板……”。

小区草地冒出许多野蘑菇

台风过后,家住融侨锦江悦府的肖女士发现,小区草地上冒出一片野生蘑菇。这些蘑菇是白色的,个头大小不一,有的圆乎乎的,有的伞盖撑起亭亭玉立。“昨天有10来朵,今天不知是不是被人采了,少了一些。”肖女士说,因为这些蘑菇色泽不鲜艳,她很好奇是否是食用菇。

记者了解到,福州夏季天气湿热加上近期台风带来连续降雨,给菌类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气候条件。因此,不仅在融侨锦江,不少小区、公园、路边草地或者树根附近都长了大片菌类。有的和肖女士看到的一样是白色的,有的则是棕色、黄色的,形态各异。

以“貌”取菇不可靠

这些蘑菇是否有毒,记者请教了专家。

“无论什么颜色,只要是野生蘑菇,最好的辨别方式是不辨别,最好预防中毒的办法就是不要采、不要吃。”张伟说。

每年蘑菇生长季,第九〇〇医院急诊科就会接到蘑菇中毒的病例,这些患者多是在野外看到蘑菇后,自以为能吃,结果中毒。

张伟介绍,一般人很难区分食用蘑菇和毒蘑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对于毒蘑菇的辨认,还有几个误区:有人认为颜色鲜艳的就是有毒的,其实不然,例如鹅膏菌,全身素白,样子无害,却是有毒的,而金灿灿的硫磺菌却是能吃的,所以以“貌”取菇,并不可靠;还有人认为给蘑菇来个高温爆炒,有毒也会变没毒,这也不对,因为毒蘑菇毒性稳定,而且耐高温,高温烹煮并不能破坏其毒性;也有人认为只要是无毒蘑菇就可以大胆食用,其实不然,生长环境的污染或未经高温烹煮,也可导致无毒蘑菇产生毒素。此外,蘑菇不能与酒同食,未煮透的蘑菇,会产生较低的毒素,若此时饮酒的话,乙醇会加剧毒素副作用,便可导致中毒。

那么,万一发生蘑菇中毒咋办?张伟建议,可以先服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或筷子压舌根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此外立即呼叫救护车。一起食用过蘑菇的人,无论是否有中毒的症状,都应该就医,同时记住保留剩余的野生蘑菇样本给医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