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

2021-07-25 11:30:51 作者: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阅读提示

7月16日至31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建福州举行,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首演成功。作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三坊七巷在古建筑保护、“活化”闽都历史文化、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具有突出特色。

工人日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

7月19日,福州市闽剧院闽剧青年演员谢婉萍在水榭戏台表演经典闽剧剧目《荔枝换绛桃》。受访者供图

看,花灯次第亮起;听,人力车铃铛清脆;闻,茉莉花香满街。7月15日晚,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梦·坊巷》沉浸式演出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拉开序幕。演出融合了声光电多媒体技术,闽剧表演、舞蹈、音乐、非遗展示等节目,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文化盛宴。

“我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世遗大会来到我的家乡,让我倍感自豪。作为向世界展示福建、福州深厚文化魅力的一员,也是我的荣幸。”参加此次演出的青年闽剧演员杨帅说。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演出地点选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曾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历史人物。保存至今的“西三坊、东七巷”里坊格局,发轫于晋、形成于唐,至明清达鼎盛,有“里坊制度活化石”的美誉。

2012年,三坊七巷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近日,《工人日报》记者来到三坊七巷,探寻现代时空中正在上演的人与物、历史与文化交汇的“故事”。

保留福州古建的历史信息

“老师,您看看这边是不是改造过了?”“上部额枋、下皮两端有遗存抱框卯口,柱子根部有下槛卯口,说明这里原来是有隔断的。”在宫巷26号的沈葆桢故居里,一名古建筑勘察设计人员问道。

被称作“老师”的,叫陈木霖,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库成员。75岁的陈木霖虽已退休,仍时常在福州各处历史文化街区的古建筑中穿梭忙碌,为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古建修复要按照原有的平面布局、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复,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有很多昔日能工巧匠留下的智慧,这些历史信息都很珍贵,我们要好好保留传承下去。”陈木霖告诉记者。

“在二梅书屋、尤氏民居、萨镇冰故居的天井条石下,工匠们巧妙地将条石局部架空隐存在天井下,遇到下大雨,雨水也能很快渗透到地下,发挥调蓄池的作用。”陈木霖说,这是他在修复天井过程中的偶然发现,也让他大为惊喜。“这些地下‘海绵’肌理的巧思也因此在修复工作中得以保留。”

陈木霖还强调,要想得到第一手的材料,一定要在一线,把构造了解透彻,把数据测量清楚,这样说话做事才有底气。

目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已修复26处文保单位,不可移动文物103处,历史建筑11处,传统风貌建筑33处。遵循“修旧如旧,保持总体坊巷格局、风格、风貌不变”的原则,和“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施工要求,三坊七巷的保护修复工程渐趋尾声。

为文保院落注入活力

“虽然我来这里演出的次数多到数不清,可每次踏进院门,还是莫名的激动,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进入情境之中了,在这里演出是一种享受。”福州市闽剧院闽剧青年演员谢婉萍,向记者讲述了她在水榭戏台“一秒入戏”的心路历程。

两天前,谢婉萍在这里为前来参加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嘉宾们表演了闽剧折子戏《荔枝换绛桃》。吟唱着经典唱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演员们将剧目中男女主人公相知相爱的桥段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从12岁开始学戏,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青年演员,80后的谢婉萍表示,以往在舞台上,戏曲演员要展现“景随步移”的效果,必须在出场前提早进入人物状态,想象着舞台上的规定情境,比如亭台、花园、假山、台阶等,而在水榭戏台,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你看,以往唱词中的‘移步上楼房’,都是‘空指’,而现在稍一抬头,就看到了屋檐,我们的‘所指’也就变成了实实在在之物。”她随手翻了一个腕花,指着戏台对面的屋檐向记者解释。

经典剧目《荔枝换绛桃》、闽剧小调《牡丹亭》以及新编的《情满坊巷》成为位于衣锦坊水榭戏台的“常客”。楼台倒影,余音袅袅,一出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在这座已有400余年历史的文保院落中唱响。

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充分发掘利用三坊七巷古建筑原有功能及人文内涵的基础上,对现有文化业态推陈出新,例如对严复故居、林聪彝故居、林觉民·冰心故居开展提升工作,在水榭戏台、小黄楼引入闽剧、评话、伬唱等地方戏曲,进行常态化演出,展示闽都特色文化。这些为整体文化展示业态注入活力,使得文保院落焕发新生。

非遗手艺人也是“守”艺人

在南后街82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以下简称“博览苑”),作品《百福迎世遗》前不时有人驻足欣赏。展台上,100方不同寿山石品种的印章上篆刻了100个“福”字。“福”“寿”合为一体,寓意寿中有福,福寿双全,这是献礼此次世界遗产大会的作品之一。

它的作者冯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的传承人。6岁学艺,师从祖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祖孙三代均投身于寿山石雕,头顶诸多光环,但冯伟的脸上只有谦逊。

“小时候吃带鱼,爷爷都能把鱼骨头摆出仙鹤的形状。”冯伟记得学艺最初是从磨刀、临摹练起,同时要“融入生活”。自工作室落地博览苑,为游客展现寿山石雕的精绝技艺,成为冯伟的保留项目之一。

2009年,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福建省委、省政府特意在三坊七巷设立了博览苑。福建省艺术馆副馆长何微告诉记者,之所以选址于此,正是因为它位于三坊七巷的中轴南后街,交通方便,这里作为展示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设基地,为吸引客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活灵活现的泉州提线木偶戏、虎步生风的地术拳、栩栩如生的漆线雕……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是技艺上的守护与传承,每逢传统佳节、文化遗产日等,博览苑会邀请不同领域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参与“惠民展”。

参展的既是手艺人,也是传播非遗文化的“守”艺人。每年近千人次的展示,发扬和传承了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博览苑年均接待游客约70万人次。

“刚开始运营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很多游客来说还是很陌生的词汇,但现在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有的游客还能临时客串一把‘讲解员’。见证这个过程,真的很欣慰。”据何微介绍,目前,为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而设置的“福建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展”和“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展览正在这里展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