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好“气质”是如何产生的?
2021-06-10 07:11:38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春风和煦,澄碧如洗,这就是传说中的‘福州蓝’!”4月26日一早,前来参加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北京嘉宾倪勇在微信朋友圈晒出海峡会展中心门前的蓝天白云,引来一片点赞与艳羡声。 赞誉并非偶然,福州市民日日都有这样的好“福气”。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1,空气质量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6,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位次,为近年来同期最好。 显然,好“气质”已不是稀有品 ,在福州生态环境部门的综合施治下,公众的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 花海公园。福州日报记者 池远 摄 “住在工地旁,一天也能出门3趟” 一场细雨过后,火车站附近的空气格外清新,3岁的陆子川跟在爷爷身后蹦蹦跳跳,享受初夏傍晚的清凉。“虽然附近在建项目不少,但并不影响我们外出。”子川爷爷说,“之前总担心施工扬尘妨碍孩子户外活动,现在看来多余了,孩子一天能往外跑3趟!” 城市建设不能拖环境后腿,更不能影响百姓生活。去年以来,福州有效克服高温、少雨、工程多等不利因素,通过颗粒物和臭氧的协同治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生态环境部门要求,我们制作了扬尘管理手册,分发到一线工人手中。所有渣土绿网覆盖、施工道路全面硬化、渣土车辆封闭作业,加上雾炮车等喷淋设备定时喷洒,扬尘设备一次也没‘爆’过。”在火车站施工点,中国中铁滨海快线一标段安全总监张宏虎介绍。 施工单位精细作业的背后是生态环境部门的严格管理。市生态环境局组建了由环境执法、监管、监测、科研人员组成的“大气工作专班”,建立“分析—研判—督查”一体的精准治理机制;同时还实施颗粒物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红黄牌”挂牌督办机制,将扬尘等污染遏制在“萌芽”状态。 “污染少了,出片率更高了” 谈起福州的天有多蓝,摄影爱好者刘慧最有发言权,“平时几乎每周都要到郊野采风,一年下来拍摄的数千张照片里,天透亮多了。特别是一些工业园区附近,空气质量变化显而易见!” 工业企业治理,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点攻坚领域。“作为全省首家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企业,我们通过建设全封闭原料厂和脱硫脱硝设备,将排放量降到远低于超低排放标准。”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林善魁说,福州打赢“蓝天保卫战”企业义不容辞。 “蓝天保卫战”进入攻坚阶段,钢铁行业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此外,福州进一步加大了工业炉窑治理、燃煤燃生物质锅炉淘汰改燃、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力度,以治理带减排每年完成一批大气精准治理减排项目,据了解全市所有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