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正文

原创歌曲《天宝陂》在福清录制 歌唱家陈思思倾情献唱

2021-05-28 06:57:14 作者:王炳聪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25日,为迎接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时进一步保护和弘扬天宝陂文化遗产,原创歌曲《天宝陂》在福清龙江畔录制。歌曲由青年歌唱家陈思思主唱、福建知名作曲家章绍同作曲、福清乡贤贞尧仔作词,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赞颂了天宝陂对融城儿女的千年滋养与鼓舞。据了解,歌曲近期将在相关平台上线。

“天宝陂让福清人的幸福生活不断延续,宝贵的文化遗产滋养着龙江畔的儿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也是我们追逐向前的动力。”陈思思说。

“文化遗产造福一代又一代人,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也是一种美,能激励我们在新时代追寻更美好的生活。”章绍同说,讲好天宝陂故事、用好天宝陂文化,能够使其焕发出更强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福清市高度重视文化强市建设,致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持续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活动,并获得众多荣誉,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福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福清将以天宝陂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新起点,进一步动员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深入系统推进福清龙江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把龙江流域升级为福清的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轴,打造成世界级的“幸福河”“文化河”,不断提升天宝陂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了解,发源自瑞云山的龙江,是福清市的母亲河。它自西向东穿福清城而过,最后注入福清湾。龙江中段,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天宝陂在潺潺流水中矗立千年。它是福建历史上最早建成的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时至今日,天宝陂依然完整地保存着古有的工程布局,大坝右岸的引水口,下接19.4公里长的引水干渠,灌溉下游1.9万亩耕地。去年12月,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一届执行理事会公布了新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天宝陂成为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福州日报记者 王炳聪)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