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五一”文旅市场强势复苏
2021-05-06 08:14:05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为期5天的“五一”假期,福州消费、文旅市场强势复苏,“人从众”模式再次回归,呈现出线下消费活力十足、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旅游市场人气火爆的态势。 促销活动众多 线下消费活力十足 5月是全国消费促进月,“惠聚榕城消费季”活动也于本月开启,政企合力推出双重优惠,发放亿元补贴,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的消费热情,有效促进消费回补。活动明确,鼓励限上零售企业扩大业务经营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在政策激励下,商家信心倍增。连日来,记者走访鼓楼东街口、台江苏万宝、仓山浦上等商圈看到,商家趁着“五一”假期推出各种活动吸引客源,比如东百中心鞋服类7折起再享900元团1000元,童装类450元团500元,一线化妆品满1000元送1500元、满2000元送400元,家居类3折起,还有品牌展卖会。此外,A馆外广场举行了创意匠人集市、1日至2日助农项目海峡姐妹“她集市”活动。仓山万达广场除商户促销外,还专门推出茉莉花展、拳击比赛等配套活动。 商家一系列的活动,带旺了商圈人气。5天来,在各大购物中心、百货商场里,到处可见排队消费的场景,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东百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5日中午12时,东百中心“五一”客流量跟去年同期比增长近20%,全馆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0%。仓山万达广场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五一”人气旺,广场客流量、销售额跟2019年同期比增长超20%。 不仅如此,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假期人气同样很旺。数据显示,台江区“上下杭·金银里”人流量约52万人次,街区商户营业额均呈递增趋势,其中步行街商户累计营业额约125万元。 文艺活动精彩 市民乐享文化大餐 闽剧、伬艺快闪,评话表演,歌舞表演……“五一”假期,福州市举办了街头文化艺术活动,推出120余项活动,不仅鼓浓了节日氛围,还让人们乐享文化艺术大餐,度过欢乐、喜庆、祥和的假期。 今年“五一”假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三坊七巷人流如潮,“非遗艺术进古厝”活动尽展非遗艺术风采,闽剧、伬艺、评话等非遗表演,日日上新,让人们常来常新。 在上下杭举行的传统文化街头秀,也让人们大呼过瘾。位于上下杭的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统筹全市非遗资源,除了场馆内的常规展陈和古厝戏台的专场演出外,还在上下杭街区连续5天推出街头文化展演,汉服展示、歌舞街头秀、周礼佾舞、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南美音乐演奏等表演在非遗展示馆、三通桥、金银里等场地轮番演出,展现闽都传统文化和群众艺术风采,为传统街区注入更鲜活、更贴近群众的当代文化活力。来自西藏昌都市的八宿县艺术团精彩亮相,带来国家级非遗项目热巴舞《热鼓情缘》和弦子舞《藏东弦歌》,让现场观众感受到浓郁藏地风情和藏族同胞的热情。 与此同时,精彩的街头文艺表演亮相全市公园、景点、街区,看拳术表演、观民俗展演、品美味小吃、参与山歌对唱、融入活力街舞、接触近景魔术、体验手工绝活……人们大呼过瘾。 出游热情高涨 旅游市场再迎高潮 “五一”假期,市民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迎来小高潮。 市文旅局精心策划“清新空气,森林醉氧之旅”“红色底蕴,历史经典之旅”等十大主题60条旅游线路,涵盖福州古厝、森林步道、闽都文化等特色资源,让市民游客既能感受福州的“历史文化味”,也能体验“乡村烟火气”。 支付宝平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景区交易额较2020年同期上涨200%,酒店住宿等行业增长翻倍,甚至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强势反弹。其中,闽侯县成为“五一”假期消费热度最高的十大县城之一。 农文旅相融合 乡村振兴再添新路 千亩草场滑草游、闽江水陆一日游、亲子农耕研学游……“五一”假期,新鲜有趣的乡村游为福州市民带来各种欢乐,也为福州乡村振兴探索出因地制宜的好路子。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五一”假期,福清市南岭镇大姆山草场迎来数万名游客。“这里的草场有6000多亩,景色很美,还可以让孩子体验滑草,不出远门也能感受草原的辽阔和壮美。”游客李先生说。 吹着江风,看着江景,一路说说笑笑。游船载着游客抵达千年渡口,品尝“闽江第一鲜”。上岸后,游客可以前往洞天岩景区游玩,也可以在绿皮火车旁打卡,还可以体验传统渔耕、清雅禅修等特色旅游文化活动。“五一”期间,闽江游船“猴屿专线”正式启航,为“闽江一日游”注入新鲜元素。 据了解,近年来,福州加强农文旅互动,打造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其培育成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 数据显示,全市建成各种休闲农场、农家乐500余家,年游客量近1120万人次,培育打造了5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37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数量均排在全省前列。其中,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梧桐镇春光村和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