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厝蝶变重生 盖山郭宅博物馆今日开馆
2021-03-14 22:14: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 作者:在揭牌活动现场,出生和成长在这座民宅的中国工程院郭孔辉院士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以表示祝贺。他提到,“心远庐经历过福州的两次沦陷以及家乡的光复和解放;日本兵和国民党军队的头目,都曾住过这里,她既充满过亲情的温馨,也承受过恶魔的蹂躏……郭宅博物馆承载着郭宅这个千年的古村落的历史,和百年心远庐的沧桑变迁,许多与心远庐关系密切的上一辈人,大多已经作古,我今年也已经年近九旬,有幸经历并见证了心远庐的荣辱变化和重新焕发青春,如今作为博物馆继续承载着家乡的发展变化,作为家乡铭记历史,积淀文化,激励后人的平台,终于有了她最好的归宿……”。 郭宅博物馆外景 刘垚 供图 “心远庐”其意取自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郭氏第一代华侨郭钦荣按照南洋风格所建造,大门门面为葫芦状的马来西亚风格,主楼前的花园里分别有两棵百年荔枝树和龙眼树,建筑占地面积825平米。因其年久失修,被鉴定为C级危房,盖山镇向市名城委申请启动应急抢修工程,于2020年10月修缮完成。 随着仓山区城市化进程,郭宅村2018年迎来了举村搬迁。时任福州市委常委、仓山区委书记蔡战胜在拆迁现场调研时,与镇、村干部谈到了郭子仪和郭鹤年的故事,问了一个问题:“郭宅拆迁后要留下什么?”盖山镇党委、政府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郭宅博物馆”的由来。 郭宅博物馆内景陈设--前言 刘垚 供图 走进郭宅博物馆,仿佛打开了千年郭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幕幕生动景象、一个个鲜活人物映入眼帘:从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功高盖世,到明朝嘉靖年间十八勇士抗击倭寇抵御外侵,再到辛亥黄花岗起义三烈士舍身就义,又到抗日英雄郭奇珊英勇殉国,不禁感叹郭氏儿女一脉相承的英雄气概。“七星桥”边,郭宅白湖渡码头商船往来,络绎不绝,家家户户的竹编工艺品在这里被装上船只销往各地,赢得了“八闽竹编第一乡”的美称,不禁感叹郭宅人的心灵手巧!“六和亭”旁,讲述着华裔侨领郭鹤年从修身、齐家、爱国到富甲天下的创业故事,慈母郑格如“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也是失败之母”的谆谆教诲犹言之在耳,不禁感叹商业巨子为人做事的襟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