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重大消息!福州10部门印发“行动计划”

2021-03-12 19:36:42 作者: 来源:福州教育微信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刚刚!福州市教育局等十部门印发《福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文件指出,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福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行动计划》明确,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专职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其它类别学校参考执行。兼职心理教师待遇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可从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统筹保障。班主任(年段长)、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直接责任人。

福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

为加快福州教育强市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0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树立“治未病”理念和“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观念,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坚持家、校、社、网协同育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健全完善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培育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争当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排头兵。

02、发展目标

教育教学、咨询服务、综合保障、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发展格局构建和疫后综合征应对取得实效;师生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普遍提升;行政主导、专业指导、家校社网一体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逐步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03、基本原则

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实际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把育德与育心统一起来。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班主任(年段长)、辅导员、家长等育人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心理教师引领与全体教师渗透相结合,高度重视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与能力。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理念、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满足师生、家长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传播,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同发展。实施积极主动、及时有效的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减少心理极端个案发生。

04、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自然灾害、重大疫情、暴恐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心理支持等。主要分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

1.发展性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重点放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幼儿、小学生侧重环境适应、认知生命、交往心理、爱校乐学等教育内容;初中生侧重青春期心理、珍爱生命、自知自律、有效沟通等教育内容;中职生、高中生侧重生涯规划、敬畏生命、开发潜能、意志历练等教育内容;大学生侧重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等教育内容。

2.补救性教育。

补救性教育主要面对少数出现情绪障碍、自我意识偏差、人格偏差、人际关系不良、异性交往与恋爱心理问题、学习困难、学习与考试焦虑、学校适应障碍、性心理障碍、网络沉迷、突发事件调节障碍等各种问题行为的学生,以心理危机干预为手段,应对、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并在必要时实行医疗转介。学校及心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应积极配合心理(精神)卫生机构做好这些学生的心理康复工作。

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以心理教师为主,班主任(年段长)、辅导员共同实施,学科老师结合课程教学贯穿渗透、生活老师积极协同配合,德育、团队、学工、安全等干部具体指导参与,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各地各校要制定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或行动计划,具体设置教育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式,包括集中授课、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将其简单作为心理学科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灌输,应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切实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心理社团等作用,积极开展朋辈教育,强化朋辈支持;注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抗压抗挫折能力;实施“倾听一刻钟”行动,鼓励学生每天至少与家人或同学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

05、主要任务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配齐配强心理教师。至2023年年底,在核定的教师编制总量内,高校按不低于1:4000的师生比配齐配强专职心理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中小学按不低于1:1000的师生比配齐配强专职心理教师;学生数不足1000的中小学、幼儿园至少配备1名有资质的兼职心理教师。强化心理教师队伍全员培训、梯级培养,开展专职心理教师岗位大练兵、研学实践以及技能竞赛、个案团体辅导素养比赛、送教送培等活动。每年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接触病(案)例实操训练不少于2小时,接受专业督导分别不少于8小时、4小时。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专职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其它类别学校参考执行。兼职心理教师待遇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可从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统筹保障。

突出抓好队伍专业化发展。班主任(年段长)、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直接责任人。在各地各校组织岗位练兵、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市、县(市)区、高校每年分别举办中小学班主任(年段长)、高校辅导员骨干提高培训,时间不少于8课时。班主任、辅导员每学期应开展不少于1次的主题心理班会或心理教育活动,同时要落实家访工作,推进家庭教育,注重在教育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善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

实施全员育心计划。福州教育研究院、各县(市)区教师进修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心理工作联席会,分析研究部署工作,其中教职工全员培训教育活动不少于2课时。全体学科教师应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课程育人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做到学科知识传播与心理品质培养有机融合。各地各校每年要组织德育、团队、学工、安全等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或以会代训,帮助干部教职工了解掌握心理咨询辅导和危机干预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2.强化教育教研工作

完善专业指导管理体系。聘请权威专家担任福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心理健康教育顾问,组建专家指导组。健全完善市、县(市)区、中小幼学校三级心理健康辅导站、所、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中心。注重借助和发挥卫健系统以及团委、妇联、关工委等心理健康工作优势。

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市级依托市教育研究院所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组建;县级依托所属教师进修学校组建,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力量。设立市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工作。

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由市未成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牵头负责,2021年完成。小学三至六年级、初高中起始年级每两周1课时,其他学段、年段每月1课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同时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学校要利用道德与法治课、思政课、卫生健康课、班会课和校本课程等时间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开齐开足。

3.提升场所建设水平

坚持高起点高质量。按照配置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标准,新(扩)建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各级各类学校应选择相对独立、安全、静谧、便于学生进出的场所建好心理辅导室(中心),可选择并冠以贴近学生心理、易于学生接受的场所称谓。

实现功能配套齐全。普通中小学心理辅导室须具备教师办公、档案管理、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评、宣泄放松等功能;中职校、中学一类校、小学中心校在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提升建设标准,拓展场所服务功能;小规模中小学校、幼儿园应保证心理辅导室具备教师办公、档案管理、心理测评、个体咨询等功能。开展心理辅导应恪守职业伦理规范。

实施特色培育工程。出台具有区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考评体系。每年遴选一批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特色校、示范校,支持评选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和名师工作室。

4.健全危机干预体系

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学生每学年心理健康普查、每学期关注人群心理筛查、重要节点心理问题零报告等制度,加强早期预警工作,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

拓展危机干预途径。会同卫健部门探索医教融合,加强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专业合作。2021年前,各地各校建立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学生转介的“绿色通道”。改造升级24小时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融合式发展体系,面向全体师生、家长和有需求的社会人士开展免费咨询、辅导、转介导引等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全员提升干预能力素质。统一编写心理危机干预教材,每年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培训,提升各级干部、全体教师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意识。

5.家校社网协同育人一体化

狠抓家庭教育。学校应通过入户家访、校园来访、网络访谈、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持续加强家校沟通交流,育德与育心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每学年学校至少组织1次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心理专题家长会。

实现“一生一档e心健”。支持建立全市中小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及心理大数据分析管理与服务平台,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从小学到中学(中职)毕业的心理健康数字化、档案化系统跟踪服务;支持市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中心推进基础网络平台建设,促进各高校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用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心灵家园”专栏、福州市网络家长学校、省市心理名师工作室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向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积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了解掌握孩子成长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优化教育生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不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依据评价学校、教师,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级要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良好环境,切实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帮助教师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防止教师将个人不良情绪带入学校和课堂。探索在教师招聘时进行心理测试。

群策群力群防。建立教育、编办、人社、财政、卫健、文明办、团委、妇联、关工委、大数据委、乡镇(村居)、街道(社区)等有关单位部门密切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机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稳妥应对突发事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注学困生、辍控生、留守学生、特异体质学生,以及家庭情况特殊、早恋、沉迷网络、亲子矛盾突出等群体学生,帮助解决思想、心理和实际问题,为学生家庭纾困,为学校安全托底,不断增强工作合力。

06、保障措施

1.突出组织保障。

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党委、政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领导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管理责任,学校承担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体责任,校(园)长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具体负责。编制部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教研机构编制工作;人社部门配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招录选配、继续教育和职称评聘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心理教师激励性政策预算安排等工作;卫健部门配合教育部门探索医教融合,推动精神性疾病学生转介诊治“绿色通道”建构等工作。其它有关部门单位应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严格督导问责。

各级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和随机检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建设整体规划,纳入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考评,纳入校长(教师)绩效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引入问责追责机制。

3.加强投入扶持。

不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重点扶持建好心理辅导站、所、室(中心)。及时解决基层急难愁盼事项,合理分配心理健康教育硬软件资源,在师资培训、教龄认定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向心理教师倾斜。

4.不断改革创新。

在队伍建设、特殊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关护等方面设立市级试点项目,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积极谋划试点项目,锐意改革创新。支持各地各校主动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研究,大力促进创新型成果转化应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