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元宵灯会 闽山庙古时最热闹
2021-02-26 10:12:20 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古时的福州人如何度过元宵节呢?民俗专家郑子端介绍,古时每年元宵节期间,位于三坊七巷的闽山庙是福州人过节最常去的文化活动场所之一。这里举行的社火庙会、灯市最为特别,元宵节当晚,数万人涌入巷口,观看舞龙灯、耍狮子、奏十番、踩高跷等民俗演出。拥挤的人潮,从闽山庙蔓延至南后街,形成南后街的元宵灯会。 明清福州庙会 这里最热闹 如今,三坊七巷中已经找不到“闽山庙”这栋建筑。漫步至闽山巷南文儒坊口,这里有一处叫做“卓公祠”的地方。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 文史专家卢美松在《闽山庙会文化》一书中写道,闽山庙规模宏大,坐北朝南,大门呈拱形,门框上竖立一块“闽山卓公祠”石碑。 明清时期,闽山庙是福州城内最有影响力、最热闹的民俗活动场所。每年元宵、端午、中秋都有特色民俗活动。然而清末以后,闽山庙民俗活动逐渐沉寂。上世纪50年代,闽山庙被划归当时的省卫生厅使用,庙宇基本被拆毁,戏台等建筑物被移平,改建成一座四层楼的宿舍。 如今,许多文史专家呼吁,尽快保护闽山庙遗址,恢复闽山庙会文化,让市民游客了解福州的庙会历史。 诗文中的“灯会”“转三桥” 闽山庙有许多特色文化活动。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元宵灯会、转三桥、迎神等。 明万历年间进士谢肇淛,在《福州五夜元宵》中描写了当年灯会盛况:“千支凤蜡一时悬,莫道元宵胜当年。人影渐随香雾合,月轮还让彩灯圆。” 闽山庙的另一特色文化,就是妇女“转三桥”活动。据说这个习俗始于宋代。每年元宵夜,妇女们精心打扮,盛装出游。先是在闽山庙内焚香拜神、观戏看社火。庙内活动散场后,便结伴同行,经过坊巷内数座桥梁,旨在驱除邪秽之气,祛病健身,又叫“走百病”。 当时,福州许多文人都作诗,记录这个习俗。比如黄绍芳在《转三桥》一诗中写道:“十万红灯三五月,衣香吹满绿榕街。”翁时农写道:“踏歌小队转三桥,灯事翻新看不足。” 元宵花灯 送什么寓意不同 郑子端介绍,元宵时节,福州民间还有送灯习俗。即娘家人给已出嫁的女儿送灯,祝其生子添丁,人丁兴旺。 然而,送什么样的灯可大有讲究。女儿出嫁的第一年,娘家人要送“观音送子”灯或“天赐麟儿”灯,希望她早生贵子。第二年若未生育,则会加送一盏“桔”灯,有催促生育之意;若顺利怀孕,娘家人则送“孩儿坐盆”灯,寓意生育顺利。孩子出生后,娘家人会送外孙女莲花灯,送外孙状元骑马灯、绵羊灯。(记者 罗丹凌 毛朝青)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