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厉害了!福州“80后”小伙用小小米粒搭建亭台楼阁

2021-01-13 07:26:46 作者: 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高楼米线”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国锐

米螃蟹

米碗

米塔

大米除了作为主食,还能用来做什么?在一次机缘巧合下,“80后”长乐小伙陈国锐尝试用大米制作立体艺术作品。经过六年多的摸索,金鸡、茶壶、亭台楼阁……在他手中,一件件惟妙惟肖、晶莹洁白的作品相继问世,让人赞叹不已。日前,记者走进陈国锐的工作室,听他说说与这项“绝活”之间的点点滴滴。

如今,他已成为“高楼米线”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将这门“绝活”更好地传承下去,他开办培训班,免费教授小学生“高楼米线”技艺。

从老华侨口中得知“高楼米线”绝活

陈国锐出生在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高楼村,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今年三十出头的他,起初并不知道家乡有一门失传已久的“绝活”。直至2015年,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华侨从海外回村过年,和陈国锐的父亲聊到了“高楼米线”技艺。

当时那名老乡十分感慨,觉得这项值得传承的传统技艺倘若就这么销声匿迹,未免太可惜了,希望村里的年轻人能挺身而出,将高楼村独有的技艺延续下去。

听完老人的话,陈国锐跃跃欲试,但令他犯难的是,家族族谱、《长乐县志》中能找到的,只有一些简单的文字材料。于是,他只好自己回家偷偷钻研。

挑选原材料 他费尽心力

陈国锐先是找来一些米粒,用胶水头尾拼接,因为没有任何人指导,成品歪歪扭扭,丑得拿不出手。

“以前乡里人都是用长乐泮野村出产的稻米来做工艺品,但那片地被盖了房子,不产大米了。”无奈之下,陈国锐找来泰国珍珠米、糯米、印度长粒米、粳米等近20种大米,一种一种进行尝试,最后选定了泰国茉莉香米。

粘接材料的选择,同样让陈国锐头疼,他先后试用了502、AB胶、白乳胶等,结果还是老祖宗用的米糊最好使。

陈国锐有一本笔记本,记载着他自己总结出来的“干货”。比如,在搭建一个物体前,要先用米粒组成一个个小单元,而后再进行合成。小单元分为三角形、正方形、六角形、菱形等。其中,三角形稳定性较强,菱形通透性高,可变化不同高度。

经过一年的努力琢磨,陈国锐终于制作出首件作品——米牛。村中的老人们看到后激动不已,没想到有生之年,他们还能见到儿时的“高楼米线”。

制作出成品后,陈国锐又面临一大难题:该如何将其保存下来,展示在世人面前呢?为此,陈国锐尝试着用干燥剂、防腐剂等材料,甚至将作品用玻璃罩罩起,但结果均不尽如人意。经过多次试验,最后使用环氧树脂,将作品长久保存。(记者 罗丹凌 马俊杰 毛朝青 文/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