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2020-12-16 08:45:16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时隔二十多年,天福集团重回闽侯。如今,位于上街的天福海峡两岸茶文化产业园正加快建设。上周五,园内的造景工程进场放样,与此同时,闽侯县台港澳办主任林煌正与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协调推动解决闽侯天福茶业有限公司的注册事宜。 归来:重回闽侯 建设海峡两岸茶文化产业园 天福集团总部位于漳州漳浦,集团董事局主席李瑞河介绍,“天”取自他在台湾经营的天仁集团,而“福”则代表着有福之州。这家企业与福州有怎样的渊源呢? 1993年,李瑞河跨越海峡,将登陆的足迹印在福州,接管了优山茶厂。第二年,他又在闽侯上街成立了天元茶业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制茶规模。 “台湾茶本就来自福建,不管是茶种还是制茶工艺、饮茶习惯,都是从福建一脉相传的。”李瑞河说,他这是回到了台湾茶的源头,从零出发,重新创业。 基于集团发展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末,天福决定整体南迁,落户漳浦。20多年过去了,如今集团已在大陆拥有近1300家天福茗茶分店,在福建、四川等投建两家茶博物院、5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漳州创办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集团能有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给予的关心与支持,特别是福州,必须要感恩、要回馈。”李瑞河说。去年初,《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办,李瑞河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脑海中浮现了当年闽侯天元茶业的场景,茉莉遍植,芳香入鼻,他产生了回到福州、回到闽侯的想法。 “我们集团董事局主席专程拜访了闽侯县委主要领导,并提出建设茉莉花茶史馆的想法,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天福集团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尚儒介绍,在闽侯县委、县政府支持下,项目于去年启动。 探索:完善规划 打造茉莉花茶文创体验园区 天福海峡两岸茶文化产业园项目位于闽侯上街国宾大道曾经的天元茶业有限公司旧址。对于这个占地33亩的地块,天福原本的计划很简单——建设一座茉莉花茶史馆。不过,经过近一年来与福州市、闽侯县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项目图纸内容逐渐丰富了起来。 “1号楼有茶室、咖啡厅,2号楼是创客空间、党建中心,3号楼是茉莉花茶史馆、观光车间……”李尚儒介绍,天福海峡两岸茶文化产业园将包含茉莉花茶史馆、中国茶史馆、两岸青年创客空间、两岸茶文化产学研交流中心等,要打造成为集观光、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茉莉花茶文化创意体验园区。“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我们希望借机做大做强闽侯茉莉花元素,让闽侯茉莉之香环绕福州城。” 李尚儒告诉记者,市县台港澳办不只是为项目规划出谋划策,也主动服务他们尽快落地。“我们对福州的政策了解并不全面,市县台港澳办出面帮我们跟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尽最大力量给我们争取优惠条件,十分感谢。” 融合:传递声音 鼓励更多台青登陆发展 福州正积极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身处其中,天福集团对于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也有自己的思考。在产业园内,天福集团还特别规划了创客空间,欢迎创业团队入驻,期待他们与天福合作,擦出火花。 创客空间如何利用?李尚儒介绍,项目位于上街大学城内,计划与高校合作,打造产学研基地。另一方面,天福也希望借助这一平台,用集团20多年在大陆的发展历程,激励更多台湾青年和人才登陆福州,就业创业。“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他们看到台企、台胞在大陆能有怎样的发展,告诉他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机会和这么广阔的舞台,吸引他们过来,推动两岸融合。”李尚儒说。 虽然项目还未建成,但李尚儒早已着手推动这项计划。在榕台胞中不少都是创业导师,他提前和大家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他们提了不少中肯的建议,也有意向和我们合作,期待未来天福能为两岸融合发展以及福州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尽一份心力。”李尚儒表示。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