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厝文创大赛 厝厝有“瑜”
2020-11-05 09:28:07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古厝文创大赛的参赛作品。 福州晚报记者 毛小春/文 叶诚/摄 福州古厝文创大赛正在征集文创作品。有的作品承载着设计师对儿时古厝生活的回忆;有的作品是古厝元素的化身;有的作品看上去是古厝,却能变身为日用品……文化底蕴深厚的福州古厝,让设计师灵感如泉涌,好作品频出。 4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参赛的设计师,听听他们创作的思路。 马鞍墙造型融入作品 家居类产品设计师施志群参赛作品是“檐烟、厝里”套件。 施志群是闽侯人,从小生活在古厝里。福州古厝文创大赛消息一出来,儿时美好的古厝印记就让他有了创作灵感。 “参赛的这套作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的庭院、屋檐、炊烟、稻香,同伴之间的嬉戏,至今仍是美好的回忆。”施志群说,“‘檐烟、厝里’套件实际上类似香炉的功能,但设计中吸取了福州古厝特有的建筑元素,如庭院、屋檐,马鞍墙等,再搭配檀香雾气,炊烟袅袅,给人一种沉浸在古厝之中的感觉。” “三坊七巷”能带回家 福州仟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的几个作品结合了三坊七巷的标志性元素,挺吸引人。 福州仟集创意品牌创始人郑志福,从事文创设计已14年。他设计的“创意杯垫”材质是原生态竹片,拆开来可作为杯垫,易组装易收纳,合起来是福州古民居最具特色的马鞍墙的优美曲线,闽都文化特色蕴含其间,实用与美感兼具。 郑志福还带来原创手绘明信片《三坊七巷》,包含10个坊巷标志性建筑。每张明信片背后,都印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属于每个坊巷的、鲜为人知的老故事。 “我希望福州优秀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以一种新常态融入现代生活中,让更多人感受到闽都文化的魅力。无论是杯垫还是明信片,我的用意都是想多宣传福州,多宣传我们居住的城市。”郑志福说。 文房作品坊巷气息浓厚 福建观止文化的郭旭东,其一个参赛作品中的概念,也是来自三坊七巷。 郭旭东是莆田人,在福州读书工作10多年,对福州古建筑、坊巷等十分熟悉,尤其是三坊七巷。他说,他的工作地点就在三坊七巷,因此对这里古建筑风格十分熟悉。 郭旭东此次参赛的坊巷文房系列作品,具有强烈的三坊七巷特色。记者看到,作品包括单层笔架、双层笔架、笔筒、文盘、名片座、方形收纳盒等,件件都透露着浓浓的坊巷气息,如单层笔架就运用到了福州古厝门窗隔扇的元素。 郭旭东说:“我的这套作品以文化为主题,既融入各种古厝元素,又体现了坊巷的文化内涵。” 友情提示 “2020福州古厝文创大赛”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30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10000元;三等奖6名,奖金各3000元;入围奖50名,奖金各500元。 作品一旦入围,即授权使用福州古厝文创大赛标识,作品版权由大赛组委会与设计师共享,组委会有权对设计、产品进行各类衍生开发与商用。 初赛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11月30日(请将设计稿发至投稿邮箱,接到入围通知后请提供实物样品)。 复赛时间:2020年12月1日至15日网络投票、12月16日至23日专家评审。 投稿邮箱:fzgcwc@163.com。 联系电话:0591-83762626。 扫码了解赛事详情。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