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福州儿童医院创建者华云汉教授逝世 享年88岁

2020-10-29 08:47:20 作者:陈丹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10月26日,一生热心儿童健康事业的全国知名儿科专家——华云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8岁。

他是中国儿科医师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创建者和原副院长,他主导创办了我省第一个儿童专科医院。

88岁还在看诊

不忍拒绝患者

华教授的家在西洋路一小区内。记者昨日走进华教授的家中看到,书房的椅子靠背、坐垫破损,用透明胶缠了好几层。家中整齐摆满着各种医学书籍,就连门口置物架上也放着书。

“父亲这一辈子十分简朴,唯独舍得花钱的地方就是买书。”华教授的儿子华健彤介绍,父亲十分有责任心,小时候他常在家里看到父亲给患者打电话,追踪病情。

“最近几年,父亲年龄大了,腿脚也不方便,我们都劝他别出诊了,但他不听我们的。”华健彤说,直到今年1月23日,父亲还坚持到医院看诊,一周6天,家人特别交代医院控制门诊号的数量,但父亲总是拒绝不了患者,“一个上午30多个号是常事,有时候忙到下午一两点了,他才能吃饭。”华健彤说,前段时间父亲住了3个月的院,而他出院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返回岗位为患儿看诊。

华教授的妹妹华女士说,哥哥这辈子把工作看得很重,下班回家后,一有时间就研究病例、查写资料。

昨日上午,前来吊唁的人很多,除了华教授的亲友、同事、学生,还有自发前来的邻居。“老人家人特别好,听说他过世,我们都很难过。”一位邻居说。

主导创办我省首个

儿童专科医院

“他十几岁的时候就立志学医了。”华女士介绍,当年家中弟弟早夭,哥哥华云汉特别痛心,就立下学医的志愿。

1954年,华云汉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分专业时,他果断选择了儿科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医学院。1965年,因父母年事渐高,华云汉申请调回福州,先后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及福建协和医院工作。

回到福州后,华云汉感受到我省儿科的困境:当时全省没有一所属于儿童的专科医院,虽然各大医院设有儿科,但床位有限。为此,他在多种场合极力呼吁创办儿童医院。1978年在桂林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儿科大会上,在华云汉的努力下,福州地区代表专门开会研究并委托他起草“建立福州儿童医院”倡议书。代表们将这份倡议书分送到省、市各相关部门,得到广泛支持。

1982年省委把“尽快创办儿童医院”列入为儿童少年办实事项目之一。1983年时任省委书记项南同志接受省妇联主任尹峰提议,在倡议书上签署“支持创办儿童医院”,同年,福州市政府成立福州儿童医院筹备处,华云汉被委任为筹备处成员,负责规划及设计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1986年儿童节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挂牌开诊。这是我省第一个儿童专科医院,地点位于原福州电镀厂。和华教授共事33年的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唐素萍也还记得,医院刚起步时,华教授以医院为家,即使是夜里,还常常能在病房看到华教授的身影。

研发儿童食品

开展心理咨询

上世纪70年代,市场上儿童营养食品非常缺乏。华教授不仅建立营养专科门诊,还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福州儿童食品厂、福州调味品厂等协作,共同研发出闽江代乳粉、健儿粉、宝宝泻益糕等7种儿童系列营养食品,有效应对了我省当时儿童营养食品缺乏的问题,获中央、省、市奖项3项。

他还推动儿童哮喘防治事业发展:1975年建立福建省第一个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前后4次参与我国儿童哮喘指南的修订;1983年首次在国内提出哮喘与多基因遗传关系理论。此外,1979年他首次在福州开展儿童心理测验及咨询工作;1986年在福建省率先开设儿童心理专科门诊,推动福建省儿童心理卫生专科发展。

孙儿耳濡目染

选择学医

华教授去世后,远在北京学医的孙子华畅匆匆赶回了福州。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学医,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常常看到爷爷、奶奶治病救人。

在爷爷身上,华畅看到了也学到了成为一名好医生的细节。“爷爷是儿科医生,面对的都是孩子,他每次听诊前都会逗逗他们,还会把听诊器在手里焐热了,再贴到孩子身上。”华畅说,爷爷没有和他说太多做医生的道理,但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当一名医生一定要对病人温暖细致。

2018年10月,华教授荣获第六届中国儿科医师奖——终身成就奖。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许多小朋友喊我爷爷,我听了很亲切、很温暖,我爱儿童医院,我爱孩子,为孩子看病我乐意,是我的幸福。” 这份医者仁心,华畅说,他会延续下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